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北疆牧区工作会议提出改革传统牧区的生产生活方式,此后游牧民定居工作不断推进,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指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搬迁定居牧民当中绝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牧民生计的改善对于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立足新疆北疆典型地区搬迁定居牧民现实情况,依托可持续生计框架,采用实地调查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搬迁定居牧户的生计现状进行调查,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牧户的生计资本指数进行测算;根据牧户的收入来源对其生计策略进行分类,并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判定牧户生计资本与其生计策略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影响生计策略选择的因素进行分析;最后,结合搬迁定居牧民生计改善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研究表明:(1)福海县搬迁定居牧户的各类生计资本中,社会资本指数最高,自然资本指数最低,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指数居中;生计策略主要分为纯牧业型、兼业型和非牧业型三种类型。(2)牧户的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生计资本存量越高,开展多样化生计活动的条件就越充足,其中,金融资本的作用最为明显。(3)生计策略选择的过程中,金融资本和物质资本对开展多样化的生计活动具有促进作用。(4)在后续的发展当中,要通过完善生产资料供给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保持本地的畜牧业发展优势,同时,利用财政支农、产业融合等手段改善福海县搬迁定居牧民的生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