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隐名投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在我国可谓屡见不鲜,早期许多学者还围绕着隐名投资是否合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随着《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此类投资方式开始为法律所认可。但是立法者并没有表明隐名投资关系中股权应归属于实际出资人还是代持股人,因而在公司法实践中频频出现这样的案件:名义出资人与他人发生非以该股权作为标的的交易(实践中多为借贷关系),在名义出资人未如约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其债权人对其进行起诉,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名投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在我国可谓屡见不鲜,早期许多学者还围绕着隐名投资是否合法进行了广泛的讨论,而随着《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此类投资方式开始为法律所认可。但是立法者并没有表明隐名投资关系中股权应归属于实际出资人还是代持股人,因而在公司法实践中频频出现这样的案件:名义出资人与他人发生非以该股权作为标的的交易(实践中多为借贷关系),在名义出资人未如约履行债务的情况下,其债权人对其进行起诉,并在获得胜诉判决后申请将名义出资人名下股权列为执行标的,而实际出资人认为自己才是实际上对公司进行投资、并且为公司所认可的股权实际拥有者,因此其便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以期排除执行。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目的是排除法院对案外人享有实体权利之标的执行处分1,对执行异议之诉进行判决的前提,首先是判断案外人是否对股权享有民事权益、享有何种民事权益,其次才是对案外人的民事权益是否能排除强制执行进行判断。围绕这两点,学者之间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大致可分为“实质说”、“形式说”和“区分说”三种观点。“实质说”赞成在执行异议之诉中以实质要件判断股权归属,“形式说”和“区分说”赞成以形式要件判断。结合2011年出台的《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24条第3款、第25条以及27条规定,最高院似乎倾向于以实质要件作为认定股东资格的要件的观点,与《公司法》第32条“股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第三人”的条款发生冲突,对此部分法院将其解释为“公司内部采实质说,公司外部采形式说”的区分说,部分将其理解为“实质说”或“形式说”。由于法律规定不明、各法院之间观点的不一致,此类案件究竟应如何判决至今仍未统一,因此本文选取了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件从以下几部分对此论题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对(2017)最高法民终100号判决相关案情以及一二审法院判决进行概述,在本案中,因公司股权代持股人未履行与第三人的债权债务关系,致使该股权被列为强制执行标的,而委托持股人为维护自身权益对该股提起了执行异议之诉,从而引发了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归属应以实质主义或是外观主义为准,而委托代持股人能否排除股权强制执行相关争议。第二部分选取了近年来实际出资人提起异议之诉的相关案件近百件,并将其分为实际出资人阻却执行与债权人继续强制执行两大类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是支持前者还是后者的法院均存在判决理由略混乱的问题,笔者由此得出解决本案相关问题仍应回到公司法基本原则以及执行异议之诉功能目的角度。第三部分首先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权属判断的三种学说也即实质说、形式说以及区分说进行分析比较,解决本案判决之前提:在涉及公司外部第三人时,股权归属于实际出资人还是名义出资人进行探讨;其次对我国现行公司法、民诉法以及各高院相关文件进行比较分析,由此得出此案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根源就在于我国现行规定不明确具体。第四部分从保护交易安全、价值判断与利益平衡角度重点分析以形式说也即外观主义对异议之诉中股权权属进行判断的合理性、合法性,最后得出本案股权应归属于名义出资人、实际出资人不能以其与名义出资人以及公司之间达成的合意排除强制执行的结论。
其他文献
就混合共同担保的担保人能否向其他担保人追偿的问题,在《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三十八条明确赋予担保人追偿权的情形下,《物权法》第一百七十六条未置明文,引发争议。诸多判决仍然适用《担保法司法解释》第三十八条之规定,部分判决以及2019年11月发布的《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却倾向于不支持担保人向其他担保人追偿。另,理论界亦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议。虽然前述《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五十六
“三权分置”政策入法之后,在承包地上形成了“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三元权利格局。作为新型土地财产权利的土地经营权自被提出以来就备受学界关注,围绕其展开了诸多讨论,争议最大者莫属其性质究竟为何。原本期待《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契机将土地经营权性质加以界定,然立法者的态度却模棱两可,未置明文。尽管《民法典》也对土地经营权进行了规定,但仍是对《农村土地承包法》有关规定的重复,在内容和性质上
当今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逐年增加,使得银行内部、中小产业等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在不良贷款的增加和我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不良贷款监管严格追责的双重压力下,许多银行工作人员铤而走险,违反贷款发放秩序,通过“以贷还贷”“借新还旧”的方式隐蔽不良贷款的存在。这种行为的普遍性以及合理性在民法领域不断被确认。例如,2018年7月23日,河北银监局发布指导意见,明确认可“借新还旧”的合法性。1但在刑
村民小组犯罪在实践中并不罕见,然而关于村民小组能否作为犯罪主体,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以致理论争讼百花齐放,实践选择五花八门。文章通过对单位犯罪相关法律的分析,对村民小组的历史发展及现实特征进行考察,严格遵循规范刑法学研究方法,论证当前村民小组不能作为单位犯罪主体,并建设性地探析当前村民小组犯罪的具体形式和常见罪名。再结合村民小组的性质特征和单位犯罪主体的特征,从刑罚的预防、报应和刑法打击犯罪、保障
在法律实践中,地方性法规一直是执法和司法的依据,根源就在于《立法法》授予地方人大针对地方性事务的“地方立法权”。“潘洪斌案”作为年度十大案例的原因就在于,本案在执法、司法和立法三个阶段都反映出现阶段我国地方性法规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执法阶段,对于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的理解,由于解释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在司法阶段,由于对地方性法规理解的不同而引发对法律适用的不同选择;在立法阶段,针对地方性法规立法的备案审
将逃缴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行为作为犯罪处罚并不罕见,但是既有判决通常是针对以套牌、换卡等方法骗免通行费的行为,抑或是针对将高速公路栏杆撞断或人为弄断栏杆制造出口从而逃避缴纳通行费的行为,将单纯的尾随前车通过通行杆以达到不缴通行费目的的行为作为犯罪处理至今甚为少见。本文以一个真实案件为例,分析案例中存在的争议及其蕴含的法理问题,提出并论证对本案的处理意见,以期为类似案件的处理提供有益借鉴。除去引言,本文
目前,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速度不断加快,国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都变得越来越激烈。国家和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和技术快速更新的时代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技术创新。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历史中,汽车制造企业一直是国家工业体系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其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对我国汽车制造企业而言,技术创新无疑是其存在和发展强大的动力和源泉。但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活动,需要企业
2018年6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和规范裁判文书释法说理的指导意见》(法发[2018]10号)第13条首次提出:裁判文书的说理论证可以参照多种规范资源。这是法发[2018]10号文中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条,因为这意味着法官可以根据案件事实寻求更为合理的规范资源并得出更合理的结论。在司法实践中,指导性案例更是“合理的规范资源”的典型代表。指导性案例要顺利地完成国家司法权的任务
政策走向关乎整个房地产行业发展,在当前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暴利、红利时代不复。截止2019年10月底,中国已有四百多家房地产公司倒闭,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明显。营销活动是房地产企业腐败高发环节,2018年以来,包括万达、雅居乐、中粮置地在内的多家房地产公司接连曝出的高管腐败事件,都与营销活动有所关联,公司受到重大财产经济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如何防范风险,从风险管理角度为企业
“反腐倡廉”是近几年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从上到下,各行各业都在进行“反腐倡廉”活动。在公司中,招投标环节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地方。供应商的选择如果存在私利,不仅会损害公司利益,甚至可能会因“豆腐渣”工程而出现人员伤害。因此,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越来越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壮大清洁能源产业”的战略部署以及对光伏企业的政策补贴,都是对光伏企业发展的重视。光伏企业要趁势而上,势必要重视企业内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