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追踪成像(DTT)方法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视放射和视束区的结构改变。
资料与方法:(1)收集伴有单侧视力受损RRMS患者10例,双侧视力受损RRMS患者11例,无视力受损RRMS患者13例,健康对照组15例。4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使用DTI及DTT方法,将4组受试对象的视放射区作为感兴趣区,分别追踪双侧视放射纤维束,并计算视放射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度(MD)、轴向扩散系数(λ⊥)、横向扩散系数(λ∥),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进行组间比较。(2)收集伴有视力受损的RRMS20例,不伴有视力受损的RRMS15例,同时收集对照组15例(无视力受损)。所有受试对象进行MRI常规扫描及DTI扫描,将双侧视束作为感兴趣区,分别追踪双侧视束的纤维走行,计算相应FA值、MD值,多组组间样本均数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earson相关分析MS视力受损组DTI参数值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EDSS)评分相关性。
结果:(1)单侧视力受损组视放射区患侧FA值比健侧明显减低(P<0.05),λ∥值明显减低(P<0.05),其余各组组内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单侧视力受损组、双侧视力受损组及无视力受损组视放射区FA值明显减低(P<0.05),λ⊥值明显升高(P<0.05),双侧视力受损组视放射区的MD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双侧视力受损组视放射区FA值比单侧视力受损组及无视力受损组明显减低(P<0.05),MD值及λ⊥值明显增高(P<0.05),而单侧视力受损组的FA值与无视力受损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
(2)与对照组对比,RRMS视力受损组视束区FA值明显下降 (P=0.004),无视力受损组FA值无明显变化 (P>0.05)。与无视力受损组比较,视力受损组视束区FA值明显下降(P=0.02)。三组间MD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EDSS评分与视力受损组FA值呈明显负相关( r=-0.439, P=0.001),与无视力受损组FA值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RRMS在单侧视力损伤、双侧视力损伤及无视力损伤情况下,其视放射区域都可能存在脱髓鞘损伤的改变。RRMS双侧视力损伤的视放射区域损伤程度最严重,其次分别为单侧视力损伤及无视力损伤。不同情况下的视力损伤与相应的视放射区域损伤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伴视力受损RRMS视束区DTI参数异常表明视束区可能存在不同程度脱髓鞘、轴索脱失改变,提示RRMS视束区可能存在隐匿性的损伤,且与临床视力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资料与方法:(1)收集伴有单侧视力受损RRMS患者10例,双侧视力受损RRMS患者11例,无视力受损RRMS患者13例,健康对照组15例。4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使用DTI及DTT方法,将4组受试对象的视放射区作为感兴趣区,分别追踪双侧视放射纤维束,并计算视放射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度(MD)、轴向扩散系数(λ⊥)、横向扩散系数(λ∥),用配对t检验进行组内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及最小显著性差异法(LSD)进行组间比较。(2)收集伴有视力受损的RRMS20例,不伴有视力受损的RRMS15例,同时收集对照组15例(无视力受损)。所有受试对象进行MRI常规扫描及DTI扫描,将双侧视束作为感兴趣区,分别追踪双侧视束的纤维走行,计算相应FA值、MD值,多组组间样本均数比较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以Pearson相关分析MS视力受损组DTI参数值与临床扩展致残量表(EDSS)评分相关性。
结果:(1)单侧视力受损组视放射区患侧FA值比健侧明显减低(P<0.05),λ∥值明显减低(P<0.05),其余各组组内双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单侧视力受损组、双侧视力受损组及无视力受损组视放射区FA值明显减低(P<0.05),λ⊥值明显升高(P<0.05),双侧视力受损组视放射区的MD值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双侧视力受损组视放射区FA值比单侧视力受损组及无视力受损组明显减低(P<0.05),MD值及λ⊥值明显增高(P<0.05),而单侧视力受损组的FA值与无视力受损组比较明显减低(P<0.05)。
(2)与对照组对比,RRMS视力受损组视束区FA值明显下降 (P=0.004),无视力受损组FA值无明显变化 (P>0.05)。与无视力受损组比较,视力受损组视束区FA值明显下降(P=0.02)。三组间MD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EDSS评分与视力受损组FA值呈明显负相关( r=-0.439, P=0.001),与无视力受损组FA值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RRMS在单侧视力损伤、双侧视力损伤及无视力损伤情况下,其视放射区域都可能存在脱髓鞘损伤的改变。RRMS双侧视力损伤的视放射区域损伤程度最严重,其次分别为单侧视力损伤及无视力损伤。不同情况下的视力损伤与相应的视放射区域损伤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伴视力受损RRMS视束区DTI参数异常表明视束区可能存在不同程度脱髓鞘、轴索脱失改变,提示RRMS视束区可能存在隐匿性的损伤,且与临床视力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