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氯离子水平对IgA肾病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eqidf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然而,IgAN的预后较差,在10-25年间,30%-40%的患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近年来,IgAN预后因素不断被发现,但这些指标存在性价比低、有创等问题,因此我们致力于寻找一种新的方便、准确和无创的IgAN预后标志物。氯离子是细胞外液中最丰富的阴离子,在调节人体的许多功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维持渗透压、酸碱平衡、肌肉活动和水在体液隔间之间的运动。既往研究显示,血清氯离子紊乱可能会对肾功能产生不利影响。然而血清氯离子紊乱是否会影响IgAN的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基线血清氯离子对IgAN疾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影响,并构建包含基线血清氯离子的IgAN预后预测模型。方法本研究纳入了自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活检确诊为IgAN的患者。收集肾活检当次的基线人口学、临床、病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采用SurvivalROC检验确定基线血清氯离子预测IgAN预后的最佳截断值。根据该截断值将IgAN分为低氯组和高氯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未校正和校正混杂因素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IgAN患者基线血清氯离子水平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方法和Akaike信息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的正向反向选择法确定进入预后预测模型的因素,构建列线图实现模型可视化,采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C指数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能力,采用brier评分评估模型的整体性能。结果1.基线人口学、临床、病理特点从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1日,确定了 394例原发性IgAN患者,随访时间超过6个月。共212例(54%)患者为男性,活检时的平均年龄为35±12岁,154例(39%)患者有高血压,平均血清氯离子水平为104.10±3.47mmol/l,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为 85.25(68.00,120.00)μmol/l,24 小时尿总蛋白(24 hour total urinary protein,24h-UTP)为 1.86(0.95,4.04)g/d。在牛津分型中,系膜细胞增生(Mesangial cell hyperplasia,M)M0 和M1 为 303 例(77%)和 91 例(23%),内皮细胞增生(Endothelial cell hyperplasia,E)E0 和E1 为 277例(70%)和 117 例(30%),节段性硬化或粘连(Segmental sclerosis,S)S0和S1为141例(36%)和253例(64%),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Interstitial fibrosis/tubular atrophy,T)T0、T1、T2 为 275 例(70%)、52 例(13%)、67 例(17%),新月体生成(Crescents,C)C0、C1、C2 为 247 例(63%)、135例(34%)、12例(3%)。中位随访时间为14个月(9个月、24个月),46例患者达到复合终点。2.根据基线血清氯离子水平对IgAN患者进行分组根据survivalROC,基线血清氯离子最佳截断值为第1年105.50mmol/l,2-3年105.40mmol/l。综上所述,根据临界值105.40mmol/l将IgAN患者分为两组:低氯组(血清氯离子<105.40mmol/l)和高氯组(血清氯离子≥105.40mmol/l)。3.基线血清氯离子水平对IgAN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低氯组24h-UTP和Scr显著低于高氯组[24h-UTP:P<0.001;Scr:P=0.004]。低氯组的白蛋白(Albumin,ALB)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显著高于高氯组[ALB:P<0.001;Hb:P=0.010]。此外,我们发现两组尿素氮(Bloodurea nitrogen,BUN)、血清补体 3(Serum complement 3,sC3)、血清钠离子、血清钙离子、血清镁离子也有统计学差异。与高氯组相比,低氯组中牛津分型E1和T2的患者明显较少[E:P<0.001;T:P=0.012]。4.基线血清氯离子水平对IgAN预后的影响Kaplan-Meier曲线结果显示,低氯组患者的肾脏生存率明显高于高氯组(P<0.001)。当血清氯离子作为分类变量时,未校正混杂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高氯组达到复合终点的风险明显增加(P<0.001)。当调整性别、年龄、Scr、24h-UTP、高血压和牛津分类评分后,血清氯水平≥105.40mmol/l仍是IgAN患者肾脏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模型1:P<0.001;模型2:P=0.01;模型3:P=0.04)。当血清氯离子作为连续变量时,Cox回归结果显示:未校正混杂因素时,随着血清氯离子的水平上升,IgAN预后不良的风险上升(P=0.002)。调整性别、年龄、Scr、24h-UTP、高血压、牛津分型后,血清氯离子与IgAN预后不良无显著相关性(模型1:P=0.009;模型2:P=0.021;模型3:P=0.097)。5.构建包含基线血清氯离子的预后预测模型筛选出5个最有用的潜在预测因子:基线血清氯离子(<105.40mmol/l或≥105.40mmol/l)、Scr、牛津分型T、高血压和Hb。构建一个基于预后模型的列线图来估计IgAN1年、2年和3年的肾脏生存率。6.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经过200次重复循环进行内部验证。该模型的C指数:1年为0.80,2年为0.86,3年为0.78,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鉴别能力。1-3年校正曲线说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能力。该模型的Brier评分:1年为0.06,2年评分为0.09,3年评分为0.16,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整体能力。结论(1)基线血清氯离子水平≥105.40mmol/l的IgAN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更差;(2)我们构建的IgAN预后预测模型包含基线血清氯离子水平(<105.40mmol/l或≥105.40mmol/l)、Scr、高血压、牛津分型T和Hb,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和区分度。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例。结果本组获随访5~12个月,全部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7周,切口表浅感染2例,均换药治愈,未出现有切口深部感染和骨筋膜室综合征等早期并发症。StewartⅠ型评分:优28例,良3例,一般1例(解剖复位)。根据StewartⅡ评分:优25例,良4例,中2例,差1例。结论采用桡骨远
期刊
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和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的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的950
学位
目的导致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死亡的原因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已被广泛研究,但多数研究并没有考虑骨折复位质量对死亡率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究骨折复位质量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1年死亡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患者术后1年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患者术后生存状况、减少患者死亡率提出相关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在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并获得随
学位
背景微创颈椎管成形术(cervical microendoscopic laminoplasty,CME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的手术方式。但我们发现仍有部分患者术后疗效不佳。因此,探索CEML术后疗效的预测因素,并通过建立预测模型的方法来评估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建立并验证CMEL治疗CSM患者术后
学位
背景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根据病因可分为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中国近年来膜性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其临床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蛋白尿、水肿等,病情迁延,易复发,预后差异大,约35%的患者会在10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2012年KDIGO指南
学位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涉及内源性核物质的免疫耐受性丧失,从而引发全身性自身免疫,导致各种组织和器官的损伤。狼疮性肾炎是肾小球肾炎的一种形式,是SLE最严重的器官表现之一。在许多情况下,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诊断SLE的主要表现,多达30%的SLE患者死于肾脏疾病。LN的发
学位
背景及目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膜性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越来越高。侯凡凡院士团队发表于美国肾脏病学会杂志的研究表明,膜性肾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可能与长期暴露于大气PM2.5相关,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2.5微米的颗粒物,携带多种致病分子可以直接进入呼吸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其某些成分甚至通过气血屏障进入血液循环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疾病患病风险。研究表明,PM2.5主要由水
学位
背景: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继发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一种炎性肾脏病,是导致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LN的治疗和预后依旧不容乐观,加强其病理机制的研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以提高LN患者的生存率已经迫在眉睫。近些年来,分子生物学和信息技术的结合催生了生物信息学这一新的学科,帮助人们在基因水平上重新定
学位
背景和目的膜性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近年来,膜性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其发病机制中有遗传因素的参与,并陆续有研究者报道了家族性膜性肾病的相关个案报告,其特点是呈家族聚集发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团队亦发现部分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出现家族聚集现象,同一家族中至少2例有血缘关系的成员同时患病。然而目前国内家族性膜性肾病研究报道不足,定义不统一,遗
学位
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AAV)是一组自身免疫性坏死性血管炎,主要累及小血管。AAV临床表现多样,可出现病情迅速进展或因药物治疗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进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治疗。重症AAV患者的ICU内死亡率较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