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风景区水环境SS污染控制规划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水环境非点源污染问题在我国城市风景区建设过程中日益突出。水中固体悬浮物(SS)是非点源污染中的重要污染物之一,其污染面广,随机性强,严重破坏了水环境的生态平衡。最佳雨洪管理措施(BMPs)是一套系统的控制非点源污染理论体系,如何应用合适的BMPs技术措施有效控制SS污染,是当前城市风景区水污染控制规划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为例,从基本理论入手,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现场勘查和实验研究了SS污染,深入分析了BMPs技术措施在控制瘦西湖风景区SS污染中的应用,结合设计方案,探寻了SS污染控制规划策略,以期对当前的城市风景区水污染控制规划建设有所裨益。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介绍了水环境污染概况、非点源污染危机、我国面临的SS污染问题和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水污染控制规划现状的研究背景,提出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阐述了SS污染的概念特性、主要危害、来源过程、检测方法和相关规范,介绍了BMPs的基本概念、研究进展、系统组成和技术措施,概述了瘦西湖风景区水环境污染控制规划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2)描述了瘦西湖风景区的区位概况、地形气候、社会环境和历史人文,定量分析了瘦西湖风景区的绿地植被、建筑群体、广场道路和水文网络的结构格局,同时,找出研究区存在的问题,为研究区BMPs技术措施应用和SS污染控制规划提供了相关指标。(3)采集了瘦西湖风景区不同点的水样并进行了实验检测,得出了瘦西湖风景区水环境SS污染为V类水的结论,并分析了不同水域和不同时间SS含量的变化因素,为BMPs技术措施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4)依据研究区绿地格局与结构的现状分析和实地勘察,选择合适的BMPs技术措施,结合SS含量的实验结果,制定了“多样性控制径流污染”和“串联式治理引水点源”两种方案,为研究区水环境规划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5)基于SS污染实验研究和BMPs技术措施应用方案设计,系统提出了规划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并制定了“抵御外部污染”、“构建径流污染控制网络”和“防洪、景观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三道防线”规划方案。
其他文献
西瓜接种泡囊——丛枝状(简称VA)菌根真菌Glomus versiforme Berch & Trappe后,促进了植株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改善了移植苗的质量,促进了定植苗的生长,并提高了西瓜可溶性固形
<正>~~
会议
<正>2013年3月,习近平首次在国际场合向世界阐释:"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2017年10
课堂是知识传播、能力培养的阵地,其组织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实效。相比于传统英语教学模式,课堂提问以良好的互动性、针对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