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其社会制度如何、发达程度高低,国际社会都十分重视流域综合开发,并通过流域开发改善流域地区居民的经济状况。然而在我国,流域开发并没有为流域地区,特别是为库区居民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或发展条件。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往往导致库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移民问题突出,库区人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反而不如开发之前。流域地区开发目的被异化导致了库区的边缘化,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峡库区的边缘化问题。那么,在流域开发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与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关系,如何真正实现开发的目的,让库区人民共享流域开发的成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三峡工程的综合效益主要表现在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效益及对南水北调和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上。同时,三峡库区的人民用自己的家园换来了三峡工程的竣工,换来了三峡工程巨大的综合效应,可是丰富的水能资源得到开发的结果并没有使库区的人民得到实惠。三峡库区没有享受到区域开发的好处,反而被排除在外,沦落为贫穷落后的边缘区,如果不能正视和有效解决边缘化问题,三峡库区就会和其他老库区一样,以水库建设为主导的区域开发之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文化建设与发展目标就会成为空中楼阁。三峡库区的开发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许多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写照。三峡库区建设、发展引发的边缘化问题,实际上体现了所有库区的共同问题。本文在梳理相关区域开发理论、边缘化理论的基础上,考察和分析流域水电管理体制和开发模式,探讨三峡库区边缘化问题的解决办法以及库区进行再开发对策与原则思路。本研究用三峡库区与全国平均水平、三峡库区与电力输入地、三峡库区与非库区、三峡库区与库区之间的经济数据对比,辩证分析三峡工程建设为三峡库区带来的利与弊,对三峡库区边缘化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三峡库区边缘化原因、表现、对策的研究,探索特殊边缘区“库区”再开发模式,进而以此为依据,使三峡库区真正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新的区域“中心”。本研究在为区域开发理论提供新的例证,并试图为解决库区边缘化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开发模式,对今后我国的水电开发具有参考、借鉴和指导意义。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立足三峡库区,对边缘地区概念的新界定以及边缘化成因的新探索;提出库区边缘化的评价体系;提出要对现有流域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建立水电开发新的公平的利益分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