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针刺颈穴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颅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后动脉(PCA)平均血流速度的影响,从而探讨本法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理。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纳入对象分为治疗组(针刺颈穴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每组各30例。每日1次,5次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2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共4个疗程。对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症状综合评分、即刻镇痛效应、近期临床疗效及经颅多普勒(TCD)的检测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VAS评分比较:第1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第1次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组内比较,P均<0.01,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VAS评分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2)即刻镇痛效应比较:两组患者的即刻镇痛效应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3)头痛症状综合评分比较:第1次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症状综合评分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4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头痛症状综合评分组内比较,P均<0.01,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4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头痛症状综合评分组间比较,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4)近期临床疗效比较: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临床痊愈:治疗组5例、对照组2例;显效:治疗组11例、对照组4例;有效:治疗组11例、对照组17例;无效:治疗组3例、对照组7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0%、对照组76.67%;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统计学差异。(5)TCD(经颅多普勒)检测指标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大脑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P均>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4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组内比较,P<0.01,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组内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4个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P<0.01,有极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组间比较,P>0.05,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1)本课题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颈穴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均可以降低偏头痛患者的VAS评分、头痛症状综合评分;与常规针刺疗法比较,针刺颈穴疗法在降低VAS评分、头痛症状综合评分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2)在即刻镇痛效应、近期临床疗效方面,针刺颈穴疗法的疗效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3)两种疗法在改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方面均有效,但针刺颈穴疗法在改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平均血流速度方面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在改善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方面,疗效不显著,两种疗法疗效相当。(4)通过临床研究,针刺颈穴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可能是利用了颈穴的解剖结构和腧穴的近治作用,针刺颈穴能够缓解颅肌、颈肌的继发性收缩,所导致肌收缩性头痛;针刺颈穴能够缓解交感神经的不稳定,进而调整颅内血管收缩功能的障碍;针刺颈穴能够改善颈动脉及其分支颈内动脉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大脑前动脉(ACA)、大脑中动脉(MCA)的血液循环,使脑血流量恢复正常,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