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统中信号处理的研究及DSP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射频识别[1](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以下简称RFID) 技术是从九十年代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RFID 技术以它特有的无接触、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逐渐成为自动识别中最优秀和应用领域最广泛的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及其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了射频识别技术在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射频识别协议ISO/IEC15693[2][3]协议,并在ISO/IEC15693 协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1)在外界的干扰条件下,提高系统读写距离的信号处理方法。在分析接收链路上信号形式的基础上,对副载波调制信号采用谱估计解码而不是传统的包络检波,并对经典谱估计方法和现代谱估计方法做了仿真比较,最后得出频域直接数字解码的方法;(2)多个应答器同时占用信道发送数据发生冲突以致碰撞情况下,运用数据校验和防碰撞算法解决信道争用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用到多址存取法,针对射频识别系统中阅读器与应答器之间的通信特点,空分多址法、频分多址法、码分多址法在RFID 系统中的应用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只能应用到一些特定的场合,因此采用时分多路法。对时分多路法的ALOHA[4]算法、时隙ALOHA 算法、二进制搜索算法进行了研究,结合ISO/IEC15693 协议规定的疏耦合卡传输方式,得出符合此协议的防碰撞算法。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符合ISO/IEC15693RFID 协议的RFID 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该设计采用TMS320F2812 DSP 做为核心处理器,EPM3064 CPLD 作为外围逻辑控制,通过DSP SCIs 与主机进行RS232 通信以及通过RTL8019AS 网络芯片与主机进行网络通信。系统完成后,在上海维恩佳得数码科技公司进行联调,可以对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射频卡I-Code SL1 进行操作,实现协议的基本功能。
其他文献
准确性和高速识别是指纹识别算法的发展方向。本文对指纹识别算法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给出了指纹识别算法的优化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硬件解决方案。本文较为全面
随着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带天线在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中圆极化、宽频带和多频段技术已成为其主要的发展趋势。本论文主要针对微带天线的上述技术作了一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期望更高性能的图像压缩技术的出现。出于图像存储和图像通信的考虑,良好的图像压缩技术不仅能够实现高压缩率和高保真度,还应该满足诸
半导体光催化剂光降解有机污染物在环境治理领域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新型钨酸盐光催化剂由于具有种类多、形貌可控、合成简单、化学性质稳定、光催化活性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光催化剂之一。然而,由于传统粉末状光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易流失,存在回收困难等问题,大大限制了其应用推广。近年来,核-壳结构复合磁性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吸引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兴趣和关注,利用磁性微球作为载体,钨酸盐纳米颗粒作为
在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系统中,多址干扰是影响接收机性能和系统容量的主要因素。然而多址干扰(MAI)不是不可避免的,可以通过采用多用户检测(MUD)技术减小以致消除多址干扰
生物认证是近年来在信息安全领域兴起的一项充满广阔发展前景的身份认证技术,和传统的认证方式相比,生物认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当前生物认证技术研究的主流方向是基于
数字签名不仅可以防止交易的发送方否认交易内容,还可以防止接收者伪造、篡改交易内容,更可以抵御网络黑客攻击交易内容。为了保证消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被冒认、截取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