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场中“文学事实”的通变问题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理解和应对“文学边缘化”、“文学终结”、“文学泛化”等文学现象。而上述现象的发生几乎都与媒介相关。本文试图运用相关媒介理论,考察媒介多大程度上改变了文学的存在方式,同时文学在对媒介的同化与顺应中又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即文学的通变之道,通则不乏,变则可久。文章借用布尔迪厄的场域和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提出了媒介场的概念,以整体的、动态的、历史化的方式呈现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异质趋向,而不是线性的、静态的、抽象的、分散的同质性的考察,力求避免文学阐释中内部/外部的取舍,自律/他律的区分。第一,文学被放置于媒介场的关系网络中考察,受到场域中诸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场域中的诸种媒介,以及得媒介助力得以增殖、扩散、膨胀的意识形态、政治、市场等因素。在研究中力避单纯从媒介出发的技术决定论。第二,研究媒介域下的文学后果,媒介的偏向性,即不同媒介影响力的差异性和文学呈现的历史性。文学成之为文学,在文学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独立持存性和受场域中诸多因素影响的适变性,即文学在媒介场域中的通变关系,被作为逻辑红线贯穿始终。第三,媒介和文学是研究中的逻辑结点。目前关于二者关系的研究,有的偏向媒介的文学后果的描述,有的把文学当作媒介理论的注脚。此种状况笔者以为没有找到媒介和文学的纽结点、逻辑缝合点。本文从媒介和文学实践两个端点双向推进,使其缝合点落脚于“主体”,媒介建构了主体,而文学作品的存在和存在方式取决于主体。作品存在于两种场域:作家、作品和世界,欣赏者、作品和世界。前者重创作,后者重阅读,但创作和阅读都处于世界之中,同时其在世界中,都离不开主体,是主体的在世界之中,因此作品的存在方式和存在意义都来自于主体的在世界之中。依据上述基本思路,其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试图通过媒介的变迁揭示某种媒介主导的场域中主体的不同特征。由此从历史主体进入对媒介场域建构现实主体的考察。在现代,很多人的生活都是以某种或某些媒介为主导的多媒介生存。由于不同的媒介有属于自身的不同编码规则,同时形成对主体的不同尺度,因此多媒介场域,让主体具有了处于多种尺度中的可能性,主体可能会拥有很多“化身”,满足不同的需要。媒介场域建构了渴望实现人的多种可能性的欲望的主体。第二部分在“通变”的参照系下,试图通过梳理文学史中创作主体所承担的角色,辨析文学所能够满足的主体欲求,阐明在媒介场域中其他因素的作用下,文学发挥媒介优势的创生之途——超越虚拟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第三部分借用“象征”和“互文”的概念,试图用整体观探讨在媒介场域中通过文学阅读满足主体的多种欲求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以此论证文学阅读存在的必要性。本文试图突破由于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所造成的语码危机、文学的衰落,这种对抗式的思维模式。在媒介场域的整体语境下,把文学置于“通变”的辩证发展观中,既与其他媒介形成交往对话关系,又保持自身的媒介发展优势。
其他文献
作者总结了近30年的从教经历和体会,梳理了大学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四种关系,即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宏观与微观之间的关系、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成为各高校关注的重点。美学教育也是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学生的美学教育,将美学渗透
随着科技的不断的发展,在工、农、科研等一些项目中,对于单级双戏水泵投运后经常出现的各种故障现象,本文做出了一些简单的介绍;对于经常发生的故障以及如何处理解决做出了一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大量的古代文献典籍保存于各类图书馆、博物馆及散播于民间。受各种条件的制约,这些古籍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文章从
社会生活方式的媒介化催生了"点赞"这一人际互动的新方式。微信朋友圈"点赞"因其传达意义的统一性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追捧。强关系网络下,基于微信的熟人社交模式,用户通过互
翻译、缩写、改编或续写往往决定了文学作品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传播和接受。《鲁滨孙飘流记》在法国等的西方社会和华人世界的传播很好地揭示了这一现象。最早的《鲁滨孙飘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配电网的结构已经变得越来越庞大而且越来越复杂。同时,用户对供电的质量及其可靠性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攀升。作为电力部门正急需要进一步的提高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