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绿色化就是工业企业逐步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环境无害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来自企业内外部各种因素的驱动。政府、社会和市场作为外部因素,通过各自的方式向企业施加压力,促使其不断改善环境行为;当企业环境绩效的改善带来经济绩效改善时,企业对长远利润的追求则从内部驱使企业改善环境行为;而企业对绿色价值的追求和贯彻,也将成为促使企业绿色化的主要动力。这些内外驱动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贯穿于工业绿色化的整个过程,共同推动工业绿色化的发展。在工业绿色化的不同时期,政府、市场和社会的环境压力以及企业内部的驱动力交替作为主导驱动力,使工业绿色化表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由早期的被动响应到主动应对,最后发展到以资源保育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论文以我国工业绿色化内外驱动力为案例,深入分析它们的作用形式、作用效果以及存在的局限。并且基于企业问卷调查数据,采用LISREL模型分析了江苏沿江地区工业企业所受环境压力及其不同方面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该地区目前的企业环境压力仍然以政府的行政管理压力为主,企业环境行为的改善仍然主要靠政府的强力推动,市场的压力虽逐步增强,但尚未成为主导,特别是国内市场的压力不强,公众的压力也仍然较弱,与发达国家市场和公众是主要的环境压力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区域之间在工业绿色化水平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需要对区域工业绿色化水平进行评价,掌握区域工业绿色化的发展进程,以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此,论文构建了区域工业绿色化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企业调查的数据,建立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江苏省沿江8市的工业绿色化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苏州、无锡两市的绿色化发展水平最高,而镇江、扬州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市,绿色化的发展水平也较低。
工业绿色化的区域差异,也带来企业环境成本的不同以及空间管制的差异,从而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引起企业空间位置的变动,使得污染企业逐渐由工业绿色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到水平较低的地区,由此引发工业绿色化的空间内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城市工业绿色化的发展则引发城市工业的外迁,这种外迁一方面给城区带来环境改善的正效应,另一方面也给郊区和城市周边的农村地区带来污染转移的负效应。本文在对无锡市工业企业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城市工业外迁带来的各种影响。指出:城市工业外迁不仅是工业绿色化发展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阶段,同时还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既可以改善城市环境、疏散城市空间,又可能引起城市中心区的就业不足,并带来较大的财政负担;此外,还要注意避免工业外迁过程中的污染转移和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降低,科学合理地利用老工业用地。
文章最后指出了加快工业绿色化发展的途径:要加强环境管理、鼓励公众参与,在继续政府环境压力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强市场和公众的环境压力;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清洁产业;在工业内部加快推进清洁生产,建设循环经济;同时,加强统一管理,防止污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