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意大利籍耶稣会士的中文学习与教学方法探究与反思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piao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研究和探讨了明末时期意大利传教士来中国学习汉语的方法与其影响。耶稣会士们刚到中国时,最先使用的学习模式是先文后语。这样的手段像极了儿童启蒙时期学习语言的方法——先熟练掌握字母或者单个汉字的使用方法,再学语言。先从汉字教学上手,是西方人传统语言学习经验带来的必然结果,先进行分化的基础教学,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此后,经历过无数的学习研究,再结合教学与实践带来的宝贵经验,耶稣会士们逐渐摸索出语文并重的学习与教学方式,将日常的口语实践融入到教学之中去,这样崭新的学习方法收获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对欧洲汉语学习与教学的数百年历程产生重要影响。教学内容包括以下方法:第一,聘请名师,互帮互教。学习语言最有效率的方法莫过于面对面的教学,因此聘请中国老师参与教学,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第二,编写语音教材,使用字母为汉字注音。葡汉词典这部巨著是最早以字母拼读汉字的教材,词典采用罗马字母,为所收录的汉字旁边注上声母和韵母,并给标上了五声符号,这样一来,外籍学生仅需跟着罗马拼音就能朗读出其所对应的汉语读音,第三,通过结合西方的迷宫式记忆法,分析并记忆汉字的结构。利玛窦的心血之作《西国记法》,便是用来分析、研究汉字的构造以便于学生理解的汉字教材。第四,不断练习口语与写作。意大利籍耶稣会士们在开展教学工作时会重视学生们说话与写作技能的同步培养,比如利玛窦教授汉语时,常常与学生们一同吃住在教堂理,而学生们也逐渐养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甚至当他们回到欧洲时,依然会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推广汉语。学习写作是传教的需要,耶稣会士们作为外籍学生,清楚地明白,自身的口语也无法赶超中国人,故而有些会士在学习与教授汉语的过程中,会将重心放在与传教工作更为密切相关的写作能力培养之上。但对于外籍教师来说,先文后语的学习与教学方法,不利于口语的提高,而语文并重的学习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口语水平,也可以让口语水平与写作水平共同成长,不会出现学习能力不均衡的情况。所以,文化的推介工作也是教学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论文最后的部分也总结了耶稣会士在文化交流方面带来的影响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其他文献
开展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校企学”法律关系在立法上定位较模糊,司法实践中操作也不完善。厘清三方权利义务分配,避免法律纠纷的发生极为重要。本文通过文献
2006版新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至今已实施两年有余。经历了2007年股市暴涨,也经历了2008年暴跌;经历了股权分置改革,也经历了这两年的大小非减持;还经历
<正>目的确定一套科学、客观、全面的肺移植术后患者精神状态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6名专家进行三轮问卷函询。结果三轮问卷有效回收率均达到100%,函询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