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臂丛阻滞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与案例分析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4910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评价成人上肢手术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与非超声引导下(包括神经刺激器引导或体表标志、解剖定位等传统方法)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第一部分:全面搜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成人上肢手术患者利用超声引导与非超声引导技术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随机对照研究资料,根据已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进行CONSORT质量评价和风险评估后,从文献中提取所需评价指标数据,用Review Manager5.2软件进行Meta统计学分析。评价指标包括阻滞操作时间、阻滞成功率、阻滞后完全起效时间、阻滞并发症发生率。第二部分:10例拟行急诊或择期单侧上肢或手部手术病例、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成人患者,行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径路臂丛阻滞(必要时追加浅颈丛阻滞)。局麻药均为0.5%罗哌卡因,总量为30ml。观察并记录阻滞操作时间、最大感觉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麻醉效果、感觉及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术后镇痛效果及全过程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第一部分:经过全面的搜索和严格的筛选,本研究共纳入随机对照研究18篇,样本总量为1542例,其中超声引导组和非超声引导组分别为777例和765例。经过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超声引导臂丛神经阻滞组与非超声引导组相比,阻滞操作时间较短(P<0.05),阻滞操作能满足手术需要的成功率较高(P<0.05),阻滞操作完成后起效较快(P<0.05),与阻滞操作有关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第二部分:所有阻滞操作均在6min以内完成。所有患者均在一段时间后达到最大感觉及运动阻滞,其中一位患者桡神经最大感觉阻滞程度评分为2分,该患者其余神经最大感觉阻滞程度评分均为1分,其余患者最大感觉阻滞程度评分均为1分。所有患者最大运动阻滞程度评分均为2分。两位患者在切皮后出现轻微疼痛,分别于凯纷100mg镇痛后完成手术,麻醉效果记为“良”。一位患者在切皮后出现较明显疼痛,于芬太尼0.05mg镇痛后完成手术,麻醉效果记为“良”。其余患者均未追加任何静脉镇静或镇痛药即完成手术,麻醉效果记为“优”。所有患者感觉神经阻滞维持时间为9-14小时,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为5-17小时。所有患者术后感觉及运动均恢复到术前相同水平。操作过程中有4例患者出现了轻微异感,操作完成后有1例患者发生了Horner’s综合征和较明显的膈神经阻滞,手术过程中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疼痛、1例患者出现较明显疼痛,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或呕吐症状。结论:超声引导行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成人上肢手术的有效性较神经电刺激仪法、传统解剖定位法好,安全性高。
其他文献
采用水提法从海藻中提取多糖,脱色,以胰α-淀粉酶为靶酶,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PNPG)为底物,测定其降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率为7.8%;与多糖浓度为12mg/mL时的抑制率相比较,抑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患者胆汁酶学指标变化与肝功能恢复的关系,寻找建立一种肝移植术后快速简便易行的肝功能早期恢复生物化学监测指标。方法:研究了31例肝移植术后病例,监测术
“三农”问题历来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大基本问题,促进农民增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近几年,农民收入相比以前有了更快的增长,但由于其基数较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背景和目的: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病因上涉及胆道结石、胆道及胰头肿瘤等多种疾病。通过外科手术达到祛除病灶、引流胆汁和降低胆道压力,是梗阻性黄疸主要的治
目的:比较回、汉族老年患者麻醉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率,探讨两民族老年患者早期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择期手术回、汉族老年患者300例,年龄≥60岁,性别不限,ASA分级I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大鼠肝脏冷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8-10周龄,体重220~25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大鼠仅接
目的建立无精子症“三分法”诊疗路径,以此路径为基础研制计算机诊疗系统,探讨该诊疗路径和计算机系统对无精子症规范化诊疗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根
第一部分: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凋亡体外模型的建立目的:建立大鼠椎间盘软骨终板细胞凋亡体外模型;方法:为了模拟椎间盘内部低营养低代谢环境,采用低胎牛血清培养法培养椎间盘
目的:随着体外循环灌注、心肌保护、麻醉技术、人造瓣膜的研究、手术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但仍有部分患者换瓣术后心功能不仅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反而出现了降低
<正> 我院自1984年9月至1987年9月,共收治尿毒症12例,其中9例在西医对症、支持疗法、控制蛋白及食盐的同时,加用生黄汤(处方见后)灌肠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