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力资本重要性的显著提高,如何吸引、留住优秀人才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于是很多企业顺应时代经济的发展要求,将激励人才的方式进行转变,即从传统的工资奖金激励逐步转变为工资奖金激励与股权激励相结合。高科技企业在采用股权激励的企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且高科技企业因其自身的高成长性,在采用股权激励时以股票期权激励为主。理论界探讨股权激励时往往是以肯定其积极、正面的效应为主,但在实施过程中很多企业却宣布放弃股权激励,这种实践与理论的背离,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既然理论推导是可行的,那么实践失败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实施过程中一些关键性因素产生了制约阻碍作用,本文主要是寻找剖析这些制约因素。本文首先介绍选题背景、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第二章,在陈述股权激励约束理论起源的基础上,界定高科技企业、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概念,并总结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的特殊性。接着分析现阶段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的类型及内外部环境和实施效应,在效应的分析中从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出发,在负效应中总结得出现阶段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激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约束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第三章,重点探讨分析高科技企业科技人才股权约束机制的现状和主要因素,得出结论,之所以出现一系列问题,其根本症结在于股权约束机制不健全,包括:相关法规不健全;资本市场弱有效性导致股价失真;科技人才个人绩效评价不全面;风险责任不明确。约束机制中行权价格是关键,所以第四章在参照传统行权价格确定方法的基础上,创建综合行权价格模型。即授予股权时,不以当期的市价为行权价的唯一标准,仅作为一个参照,以综合行权价格模型确定的价格为基准,这就克服了以历史价格作为行权价脱离实际情况、缺乏现实操作性的弊端。最后第五章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后,验证了综合行权价格模型确定的行权价较为合理。同时第六章总结提出健全约束机制可以采取的几点对策:以综合行权价格模型确定的价格作为行权价的基准;完善科技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科技人才个人绩效评价综合体系;明确股权约束机制中的风险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