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小鼠银屑病模型的影响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和慢性血瘀模型,观察两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血府逐瘀汤和理血消银汤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鼠尾表皮细胞分化,以及血浆内皮素-1(ET-1)、耳廓微循环的影响,了解活血化瘀中药复方治疗银屑病的机制,为银屑病的活血化瘀疗法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小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利用乙烯雌酚腹腔注射建立小鼠阴道上皮增殖模型,计数小鼠阴道上皮每100个基底细胞中的有丝分裂数(即有丝分裂指数),观察给药后血府逐瘀汤、理血消银汤、MTX及生理盐水灌胃对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的影响。  2.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小鼠尾部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影响  利用小鼠尾部皮肤天然缺乏颗粒层,  观察对比血府逐瘀汤、理血消银汤、MTX及生理盐水灌胃,光镜下逐个观察每个标本的鳞片表皮有无颗粒层形成。一个鳞片如有连续成行的颗粒层细胞,判定为有颗粒层形成的鳞片,计数每100个鳞片中有颗粒层的鳞片数(SG/100)。对小鼠尾部细胞表皮分化的影响。  3.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对对小鼠耳廓微循环与血浆 ET-1水平的影响  参照有关文献采用猪油、胆固醇、胆酸制成高脂饲料,饲养小鼠,连续14d,建立小鼠慢性血瘀模型,利用光镜观察麻醉小鼠给药后耳廓微循环的毛细血管开放数量,细动脉、细静脉血管口径(μm)。观察完毕后,采用摘眼球法取血约1mL,分离血浆,放免法检测小鼠血浆ET-1水平(pg/ml)。  结果:  血府逐瘀汤及理血消银汤均具有抑制小鼠阴道上皮有丝分裂、促进鼠尾鳞片表皮颗粒层形成的作用优于生理盐水组相比具(P﹤0.01),两药抑制阴道上皮有丝分裂的作用均弱于MTX(P﹤0.01)。  在对鼠尾颗粒层形成的影响上,理血消银汤的作用与MTX相似(P﹥0.05),其促进颗粒层形成的作用强于血府逐瘀组(P﹤0.05)。  两组中药对小鼠血浆 ET-1水平的抑制作用均强于MTX组,(P﹤0.01),且理血消银汤的作用强于血府逐瘀汤(P﹤0.05)。  两组中药、MTX与生理盐水相比均对小鼠耳廓微循环有促进作用(P﹤0.01,或P﹤0.05),并且两组中药的作用均强于MTX(P﹤0.01,或P﹤0.05)。其中,血府逐瘀汤促进毛细血管开放、扩张细静脉管径的作用强于理血消银汤(P﹤0.05)。  结论:  1.两种活血化瘀中药复方均具均能通过抑制上皮细胞增殖、改善表皮分化、降低血浆内皮素、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治疗银屑病。其中降低血浆内皮素、改善局部微循环的作用要强于MTX。  2.活血化瘀药物可能通过阻断多个发病环节起到治疗银屑病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对比研究经静脉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联合中药丹参静脉注射对心肌梗死兔的血清TNF-α、CRP、P-selection的影响,推测
用欧阳义芳等人提出的预测二元合金机械合金化致非晶化的经验判据,系统地对铁与过渡族金属、稀土、铝、铅等金属元素构成的42个二元合金系统进行了分析,理论上给出了这些系统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小青龙汤对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寒哮证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高峰流量(PEF)及白介素-4(IL-4)、干扰素-γ(TNF-γ)细胞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