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现代作品频频从疯的病态中迸发出米。如此频繁且无所衰减,并呈现出与其他时代不同的疯的形象。本文以中国小说为主要文本,将小说中关于疯的主题放入中国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力求发现疯狂在作品描述中衍生出的新内涵。文章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以神话学中神权更替下失败者的归属理论为依据将受崇拜和推崇的疯象归于神性的疯,而将被定义为惩罚苦难以及不被允许的疯象归为鬼性的疯,并以这两条脉络来理清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疯象,展现其中的传承与流变。第三部分提出现代出现的第三种新的形式——日常化的疯,主要指以心理医生或咨询师这类最接近于疯的人所写的,有关心理咨询和疯的这类小说中的疯的形象。第四部分从人类自身的社会和心理需求来探讨疯的出现。现代发展过程中疯不可避免被赋予另外的身份,即可内化为自己的生存斗争刺激和差异的保留地。负重苍生这一中国传统疯象的首要含义已经被削弱。
这样的文化土壤造就了疯在其中被不断地被引用,被制作成刺激,我们书写并观赏着疯以抵制内心的幻灭感,保存着最后的差异。而事实上,这样的结果归根到底依然是基于人类将疯排斥为他者的心理因素,或是崇拜或是恐惧,但绝不是以自己对等之物去理解。疯的内涵在历史的变动中不断地演化,而其背后的人类心理机制却是始终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