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HFE基因多态性及其与铅毒性易感性关系。方法:调查江西某铅工厂汉族铅作业工人771名,填写职工健康基本信息表,留晨尿用于测定尿铅,采1ml肝素钠抗凝血用于测定血铅和锌原卟啉,2mLEDTA-2K抗凝血用于Nal法提取DNA。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研究对象分别进行HFE基因2号外显子H63D(rs1799945)位点和4号外显子C282Y(rs1800562)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1)符合本次调查纳入标准,且HFE基因成功分型的铅作业工人人数为771人,男性619人,女性152人。年龄32.80±9.08岁,其中最小18岁,最大58岁。工龄10.31±9.35年,其中最短1个月,最长40年。血铅水平345.91±157.95μg/L, Zpp (锌原卟啉)8.52±8.62μg/gHb,尿铅53.90士74.74μg/L。(2)铅作业工人HFE两个突变位点H63D和C282Y基因型实际分布频率和理论分布频率无显著性差异,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原理(χ2=0.011,P=0.994;P=1),说明该群体基因型频率估计可靠。结果显示,H63D杂合子(HD)突变频率44人(5.71%),纯合子(DD)突变1人(0.13%)。基因型突变频率为5.84%。等位基因H和D分布频率分别是97.02%和2.98%。而C282Y未发生突变。H63D等位基因突变与北美洲和欧洲相比,突变率低,P<0.05,与亚洲人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性别,不同工种,不同婚姻状况,不同吸烟喝酒情况,其H63D突变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H63D突变在初中学历工人更高,而高中或中专更低,经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血铅浓度、不同铅中毒等级HFE基因H63D突变均无显著性差异(χ2=0.385,P=0.825;χ2=0.842,P=0.839)。(3)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血铅多因素回归模型,工种分类、性别、工龄、H63D进入到血铅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为0.512、-0.235、0.178、0.065,P<0.05。回归模型R2=0.449,F=60.930,P<0.01。与野生纯合子相比,携带HFE基因H63D突变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升高6.5%。将尿铅和Zpp做自然对数转换后,进入尿铅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依次为:工种分类,工龄,性别,文化程度,回归系数分别为:0.551,0.252,-0.100,-0.077,P<0.05。回归模型R2=0.429,F=54.634,P<0.01。进入Zpp回归模型中的变量依次为:工种分类,工龄,文化程度,回归系数分别为:0.491,0.249,-0.111,P<0.05。回归模型R2=0.401,F=50.528,P<0.01。结论:(1)汉族铅作业工人HFE基因H63D和C282Y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2.98%,0%,突变频率未见增加。(2)铅作业工人的HFE基因H63D突变血铅水平升高,与铅毒性易感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