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机被许多研究者认为是成功学习二语或外语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它决定着个体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积极参与程度。相反,缺乏动机的学习者不能完全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因而无法发展他们潜在的语言技能。 如何教育并帮助非英语专业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英语学习是外语教师们一直关心的话题。而对于教师来说,了解学生学习语言的动机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秦晓晴、文秋芳(2002)编制的动机量表进行适当修改后对南昌大学的405名2005级非英语专业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新生的许多动机观念不利于他们英语学习动机的提高。很多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付出的代价太大,学习目标多以短期目标诸如通过考试为主,对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自我效能有着较大的差距,他们常将学习失败归于一些不可控因素。此外,很多学生认为老师未能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有效的反馈。相对于高分组的学生来说,低分组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表现出较少兴趣、较高代价和较低自我效能,对学习更多地倾向于短期目标并把失败归于不可控因素。 就如何改进学生的负面观念,作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融合的学习环境;加深对学习价值观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归因;鼓励学习者建立长期学习目标;发展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提高广大教师的动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