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伴心率过缓患者在起搏器辅助下靶剂量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探讨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 DCM)是以左室、右室或双室腔扩大为特征,伴有收缩功能障碍,伴或不伴心衰表现的心肌病。诊断扩张型心肌病需要排除全身疾病和有原发病的心腔扩大的疾病。DCM的发病率较高,年发病率是36/10万,确定诊断的DCM为5~8/10万。14%的中年和老年DCM患者处于无临床症状状态。DCM的危害很大,是心力衰竭(HF)的主要原因之一。自从1975年Waagstein等首次报道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取得满意效果以来,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包括扩张型心肌病在内的收缩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中,除了常规应用的强心剂、利尿剂、血管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外,β受体阻滞剂有很好的疗效。对于DCM患者采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为近年来DCM治疗的重要进展,尤其采用大剂量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并使DCM患者逆转心室重构并显著改善预后。然而,对于DCM伴心动过缓患者,则很难使β受体阻滞剂应用“达标”(达到大型临床试验中的靶剂量),因此,探讨这些DCM患者如何使β受体阻滞剂应用达标具有重要价值。本试验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起搏器干预组与对照组,以期观察在起搏器的帮助下,较大剂量(靶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1995年WHO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标准,选择我院2006-1~2007-9心内科扩张型心肌病患者(NYHAⅢ~Ⅳ级LVEF<40%)25例,且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5mm、X线检查心胸比例>0.5。经小剂量β受体阻滞剂(相当于倍他乐克50mg/d以下)治疗后心率持续低于60次/分或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14~75岁。除外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其他特异性心肌病和地方性心肌病、糖尿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起搏器干预组(13名),对照组(12名)。所有病人入选前均使用可耐受的小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且常规应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采用AAI或DDD等生理起搏模式);对照组仍采用可耐受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及其他常规治疗,不使用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如无严重不良反应,所有入选病人不应随意退出试验。治疗前及用药1、3、6个月后分别检测各项心功能指标:胸片、超声心动图、6分钟步行试验(6-minute walk test,6 MWT)。采用Kodak DirectView CR 850 X光机,拍胸部后前位胸片时,患者者面向拍摄架直立,前胸紧靠暗盒且两胸尽量内旋。两肩尽量放平,使锁骨呈水平位。身体正中面对暗盒中心。中心线对准第四胸椎。拍摄胸部片时要注意:①深吸气后曝光;②遥远距离(2m)和时间短(1/20s或更短)拍摄;③胸部后前位、左侧位与心脏大血管后前位、左侧位拍摄时,位置摆法相同,不同的是后者中心线较低,要对准第六胸椎,则显影更好。心胸比例为心脏最宽横径与胸廓最宽横径的比值。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EQUOIA S-512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于胸骨左缘长轴心室舒张末期二维取样,M型二尖瓣腱索水平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根据身高和体重计算体表面积BSA(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按Devereux公式计算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g/m2)=﹛1.04×([LVEDD+LVPWT+IVST)3-LVEDD3]-13.6﹜÷BSA;通过描记心尖四腔心切面、二腔心切面心内膜在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轨迹,应用双平面面积长度法计算出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上述测量均取3个不同的心动周期取其平均值。容积测值均用BSA校正,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超声仪所用技术-参数对所有的测试对象相同。6MWT试验方法参照1985年Guyatt的设计方案进行:受试者在安静、通风的长30 m走廊内来回行走,试验前向患者解释试验目的和方法,让患者尽可能快地走完6 min,必要时可稍作休息,试验前后测量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试验中监测心电图、临床症状。如试验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严重呼吸困难、晕厥等症状即刻终止试验。试验中适当鼓励,中间允许在必要的时候调整步伐或休息,一旦恢复到可以行走就继续行走。试验时研究者坐在长廊一端的椅子上记时,6 min步行结束时记录行走的距离。记录运动中的症状如心绞痛、呼吸困难、疲惫、头昏和昏厥。所用数据输入SPSS11.0统计软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性别)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心功能)的比较用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试验过程中,干预组及对照组均无死亡或失访病例。2干预治疗前,两组间基线年龄、性别、心胸比、LVEDD、LVESD、LVEF、LVMI、LVEDVI、LVESVI、心率、β受体阻滞剂剂量、六分钟步行试验和心功能分级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两组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3治疗3、6个月后,两组间LVEDD、LVESD、LVEF、LVMI、LVEDVI、LVESVI、六分钟步行试验和心胸比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4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两组LVEDD、LVESD、LVEF、LVMI、LVEDVI、LVESVI、六分钟步行试验和心胸比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结论:在起搏器的支持下,使用靶剂量的β受体阻滞剂,可以明显地改善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
其他文献
野生大豆(G.soja)直接利用技术TheTechniquesforDirectUseofWildSoybean(G.soja)1979年以来,笔者在吉林省野生大豆资源考察、搜集的基础上,把筛选优异野生大豆基因源与应用于育种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开展野... The Technology for Direct U
【摘 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而创客教育的兴起,引发了教育界的关注和重视,对于教育的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供给国内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的全新思路,为了进一步推广创客教育的实践应用,需要广大学校不断引入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完成创新制度的创设。本文针对学校创客教育的实践探索问题,从营造学校创客文化、设置具有创意性的课程以及注重学校的创客实践活动开展三个方面予以展开论述和分
【摘 要】初中物理作为初中课程基本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素质教育教学内容中不可分割的一员,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我们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建设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那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从我们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形式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建设高效的课堂是无比重要,从而使学生能通过课堂获取更多宝贵的知识,提高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使得高效性课堂
【摘 要】在进行中考数学复习时,我们要学会减轻题海战术给同学们带来的压力,并且提高同学们的快速解题能力,这就需要同学们尽可能的熟悉中考数学试卷中各种题型,从而进行有效的复习。这样才能让同学们从复习中得到好的效果。  【关键词】题型 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教材既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工具,也是中考数学命题的来源之一,更是一本理论性的书,而中考数学试题注重的是对理解能力的考察和对解题能力的测试。所以要想提高同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难以满足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的要求。随着E-Learning教学模式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开展,混合式学习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正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其良好的教学效果正被更多的学校所推广。本文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程的特点,根据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简要分析了混合式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应的案例,以期與同行交流。  【关键词】高
【摘 要】高中生物是理综的重要科目之一,同时也是一门非常特殊的学科,因为它不仅是一门理科学科,同时它也具备了许多文科的特性,所以要想学好生物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掌握大量的知识点。那么要如何学好高中生物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结合生物这一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制定合理且科学的学习方法。本篇文章中,笔者将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的结果,浅谈如何学好高中生物
期刊
【摘 要】高中的化学教学是理科学习中很重要也很关键的一部分,在当今素质教学的教育背景下,让学生能够利用高效有用的学习方法学习,并且最终能够有所收获,取得优异的成绩是每个教师在教学工程中应该注意和探究的。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容设计,教学目标的选定,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的正确引导,教学手段的优化配置等方面来多角度的高效提高教学治疗,本文将实践教学中具体的一些措施进行讲解和分析,希望对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
搭载1987年发射的两颗返地卫星(8月5—10日和9月9—17日)的几种小麦、大麦种子,经回收后初步研究表明:(1)对发芽率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其发芽率与对照无差别;(2)对茎及生育期的影响:空间处理的种子长
颜龙安等在“萍矮58/华野”的杂交后代中发现一个单基因显性核不育材料,在水稻中为世界首次发现,被命名为“萍乡核不育水稻”,该不育基因定名为“Ms-p”。在植物显性核不育中,首次证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