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两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卵巢上皮癌中RIZ1基因表达缺陷的临床义及与其甲基化关系的研究 (一)卵巢上皮癌中RIZ1基因表达缺陷的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讨RIZ1(retinoblastoma protein interactingzing-finger gene)基因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缺陷与卵巢上皮癌的关系。 方法:以卵巢上皮癌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技术(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卵巢上皮癌组织、良性卵巢上皮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RIZ1 mRNA及RIZ1蛋白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3例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石蜡包埋样本中RIZ1蛋白的表达。 结果:24份卵巢癌组织样本、8份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样本及8份正常卵巢上皮组织样本中RIZ1 mRNA相对含量的平均值分为0.32±0.18、0.78±0.12及1.17±0.08;蛋白相对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38±0.13、0.82±0.11及1.56±0.14。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 RIZ1mRNA及蛋白相对含量平均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中的相对平均值,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 RIZ1mRNA及蛋白相对含量平均值高于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的含量。正常卵巢组织中RIZ1均有表达;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则表现为表达下调,无表达缺失;24例恶性卵巢肿瘤组织中RIZ1基因的表达缺失率为58.3%(14/24),41.7%(10/24)为表达下调。卵巢癌组织、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分别与正常卵巢上皮组织比较,RIZ1mRNA及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与卵巢癌组织比较,RIZ1基因的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卵巢癌组织样本与Ⅱ期以上卵巢癌样本中,RIZ1mRNA及蛋白的表达含量相对值分别为0.35±0.21、0.42±0.21及0.31±0.17、0.38±0.12,两者之间 RIZ1基因的表达无差异性(P>0.05);不同的病理类型之间RIZ1基因的表达情况:浆液性癌、粘液性癌及其他上皮癌中其表达含量的相对值分别为0.32±0.18、0.28±0.18及0.33±0.19,两两比较无差异性(P>0.05);高中分化及低分化的卵巢癌组织样本中,RIZ1基因mRNA、蛋白相对含量均值分别为0.41±0.19、0.46±0.15及0.25±0.14、0.32±0.10,两者之间比较有差异性(P<0.05)。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RIZ1蛋白的表达情况,良性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6.7%(13/15),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9.5%(15/38),其中Ⅰ-Ⅱ期卵巢癌阳性表达率为50%(5/10),Ⅱ期以上卵巢癌中阳性表达率为35.7%(10/28),浆液性囊腺癌阳性表达率为38.9%(7/18),粘液性囊腺癌44%(4/9),子宫内膜样腺癌33.3%(2/6),其他类型40%(2/5);高中分化癌的阳性率为58.82%(10/17)低分化癌的阳性率为23.8%(5/21)。卵巢肿瘤良性及恶性组织间RIZ1蛋白表达有差异(P<0.05);癌细胞组织学分级之间RIZ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P<0.05),卵巢上皮癌的不同期别、不同的病理类型之间RIZ1蛋白的表达无差异性(P>0.05)。 结论:RIZ1基因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表达下调,超过半数的上皮癌组织中失表达;RIZ1基因的表达与卵巢癌期别的早晚及不同的病理类型无关,而与组织学分级有关;表明RIZ1基因表达缺陷可能参与卵巢上皮肿瘤的发生,其进一步的表达缺陷可能导致细胞的恶性转化,影响癌细胞的分化。 (二)卵巢上皮癌组织中RIZ1基因甲基化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 目的:研究卵巢上皮癌组织中RIZ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况,并分析RIZ1基因甲基化与其表达缺陷的关系。 方法:以卵巢上皮癌组织为研究对象。用小量组织基因组 DNA提取试剂盒提取DNA,用亚硫酸氢钠修饰,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技术(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24例卵巢上皮癌癌组织、8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8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RIZ1基因的甲基化状况,每一组织样本均用甲基化及非甲基化引物进行扩增。 结果:正常卵巢组织中,均只扩增出非甲基化条带;24份卵巢癌组织样本中,5份样本只扩增出甲基化条带,1份样本既扩增出甲基化条带,同时也扩增出非甲基化条带,其余18份样本均只扩增出非甲基化条带;甲基化率为25%(6/24)。其中完全甲基化的5份癌组织样本中相对应RIZ1mRNA、蛋白的表达缺失,1例部分甲基化的癌组织样本中RIZ1mRNA、蛋白表达下调。良性卵巢肿瘤组织样本中没有扩增出甲基化条带,甲基化率为0。24份癌组织中58.3%(14/24)表现为表达缺失,41.7%(10/24)表现为表达下调,其中甲基化所导致的失表达率为35.7%(5/14),低表达率为10%(1/10)。 结论:卵巢上皮癌组织中 RIZ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是一频发事件,DNA异常甲基化是导致卵巢上皮癌中抑癌基因RIZ1表达缺陷的原因之一;RIZ1基因甲基化可能与卵巢上皮癌的发生有关。 第二部分 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对RIZ1基因表达及其 对卵巢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对抑癌基因RIZ1的表达以及对卵巢癌细胞系生长增殖的影响。 方法:以卵巢癌细胞系A2780、Anglne、Caov3、Skov3、OVCAR3为研究对象。用5-氮-2′-脱氧胞苷(5-Azaˊ-deoxycytidine,5-Aza-CdR)处理卵巢癌细胞系。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用药前、后 RIZ1基因mRNA、蛋白的表达,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检测RIZ1基因甲基化状态,以及4-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l)-2,5-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 MTT]染色分析测定5-Aza-cdR对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未经5-氮-2′-脱氧胞苷处理的卵巢癌细胞系A2780、Anglne、Caov3、Skov3、OVCAR3中,RIZ1基因mRNA、蛋白的相对含量平均值为0.26±0.11、0.34±0.06,卵巢癌细胞系A2780、Caov3、Skov3中仅扩增出RIZ1基因的非甲基化条带,表明这三种细胞中RIZ1是非甲基化状态;而Anglne、OVCAR3中仅扩增出RIZ1基因甲基化的条带,表明RIZ1是甲基化状态。用5-氮-2′-脱氧胞苷处理后,卵巢癌细胞系A2780、Anglne、Caov3、Skov3、OVCAR3中,RIZ1基因mRNA、蛋白的相对含量平均值为0.31±0.12及0.38±0.11;A2780、Caov3、Skov3仍为非甲基化状态,Anglne、OVCAR3转变为非甲基化状态,而且RIZ1基因的 mRNA及蛋白的表达也发生变化,表现为表达缺失到重新获得表达。在A2780、Anglne、Caov3、Skov3、OVCAR3细胞中,A2780中 RIZ1 mRNA或蛋白表达下降,其余细胞 Anglne、Skov3、OVCAR3及 Caov3中RIZ1基因失去表达;经5-氮-2′-脱氧胞苷处理后,Anglne、OVCAR3中RIZ1 mRNA、蛋白重获表达,而其余细胞A2780、Caov3、Skov3中RIZ1 mRNA或蛋白的表达无变化。5种卵巢癌细胞系中,卵巢癌细胞系OVCAR3、Anglne存在甲基化,甲基化率为40%(2/5),为完全甲基化。5-Aza-CdR处理卵巢癌细胞OVCAR3、Anglne后细胞的生长明显减慢,对数生长期延迟24小时。 结论: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CdR在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系 Anglne、OVCAR3中,能使因甲基化而失活的RIZ1基因重新激活,且能抑制卵巢癌细胞生长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