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建筑机电安装工程BIM技术应用研究
【出 处】
:
河北工程大学
【发表日期】
:
2021年01期
其他文献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每一位教师在学校文化的浸润中应该逐渐拥有打开自己的方式。学校PEA课程团队深受"上善文化"影响,积极整合学校德育资源,构建心育共同体,倾心打造PEA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以多种视角看世界,以理解的态度善待他人,以悦纳的方式对待自己,提升主动发展的意识和水平,为终身发展奠基。
高中育人方式变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如何破解素养时代教育中的难题关键靠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在课堂,在优化分科教学的同时,要强化课程综合,推进"学科+跨学科"的融合教学,实现从学科跨界、学科交叉到学科融合的进阶。在实施融合教学时,要基于真实需求,定制多维活动,强化全程跟进,加强团队建设。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他们对教师这份职业充满了无限热情和美好憧憬,但由于缺乏经验,在工作中时常感到迷惘和无助。"抄作业"给新教师提供了一条更加高效的学习途径,他们可以从中学习家校沟通的技巧,借鉴班级管理的方法,积累课堂教学的经验,进而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更快适应教师角色。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学校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这是新时代背景下每一个教育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从本质上看,教育就是教人求真、向善、尚美的活动,学校要培养的也应是真善美的学生。求真,对应着"思想"和"逻辑"。教育借助知识的获得来实现人的培养,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走了样、变了形:只让学生通过机械的记忆和训练获得浅层知识,而没有教会他们获得知识的方法和路径,一切以考试分数论英雄。在这个过程中,
期刊
"自在表达"德育活动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校本选择,是对学校传统德育活动的修正,是契合学校"上善文化"的德育回答;"自在表达"德育活动包含内在表达、向外表达、天地表达三个层面;"自在表达"德育活动的实践路径包括创设校园文化浸润平台、打造社团俱乐部联盟体系、构建社会实践图谱化序列三个方面。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写道:"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阳明先生这段论述简易平常,明白如话,却深刻揭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左右不安、无法安身立命的现状。置身教育现场,似有许多相通之处。当一个孩童刚进入一个被称作学校的地方时,成人的世界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