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梅戏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草台登上舞台,从民间小戏发展成为地方大戏和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过程。黄梅戏被称为“中国的乡村音乐”,是安徽的优秀戏曲剧种的代表,是安徽的标志性文化形象和代表性文化品牌。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下,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在安徽省文化建设战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以黄梅戏为代表的优秀剧种的传承与发展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显现出强大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中“乡风文明”的建设,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内在源泉。论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为主题,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高度,选取黄梅戏一代宗师严凤英故乡——安庆市宜秀区罗岭镇黄梅村为调研走访对象,紧紧围绕“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满足当前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新农村文化建设”这一核心加以论述。全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其一,作为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中地域特色文化黄梅戏在黄梅村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开展了实证研究。当前,黄梅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农村的传播中出现了新的变化,群众爱看黄梅戏,小学生爱学黄梅戏,民间凤英剧社爱演黄梅戏,黄梅戏成为黄梅村的文化品牌。其二,在黄梅村“唱响黄梅戏,建设新黄梅”过程中,黄梅戏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基层组织在黄梅戏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让黄梅戏在剧本创作过程更好地突出三农主题,服务于群众文化活动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而促进了黄梅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其三,黄梅戏作为安徽省“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文化战略中的重要一极,它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丰富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动载体,而且有利地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最终促进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发展,为农村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撑。这部分构成论文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