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病(AID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传染病,截止2002年末我国报告发现AIDS患者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总人数已近100万,防治形势十分严峻。虽然近年广泛实施的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明显提高了抗HIV感染的疗效,但由于病毒变异相关抗药性、明显的药物毒副作用和价格昂贵等因素,HAART在我国短期内还难以普及。AIDS基因治疗研究近年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部分研究成果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基因转移效率低、外源载体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及病毒的逃逸变异等仍是基因治疗临床应用的主要障碍。 HIV-1辅受体是近年HIV-1感染和AIDS研究最主要的进展之一,它的发现有助于理解HIV-1感染靶细胞的发病机理。现已明确,HIV-1膜蛋白必须与第一受体CD4及辅受体CCR5或CXCR4结合,才能导致与靶细胞融合及进入过程。HIV-1辅受体的发现为抗HIV治疗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趋化因子RANTES、MIP-1和SDF-1(HIV—1辅受体的配体)及针对HIV-1辅受体的抗体已被广泛应用于抗HIV-1感染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 东四平区大半停士学位论文晚近美国Chen SY领导的科研小组研究表明:四类趋化因子SDF-1的细胞内表达可以从表型上剔除CXCR4,从而阻断T嗜性HIV一旦的感染;而日类趋化因子RANTES和MIPl的细胞内表达可以从表型上剔除CCRS,从而阻断M嗜性HIV1的感染。然而,由于HIVl感染者或AIDS患者体内多同时存在 T嗜性和 M嗜性两类毒株,单一阻断一种嗜性 HIV一的感染的治疗方法其临床应用价值有限。 因此,本研究课题在单一配基表达阻断HIV司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细胞内趋化因子(intrakine)技术构建含有 HIV.1两类辅受体的配体——趋化因子RANTES和 SDFI的双表达真核载体和逆转录病毒载体;将表达载体转染各类细胞,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及表达产物在细胞内与辅受体的结合;病毒感染实验检测辅受体表型剔除对HIV一膜蛋白诱导合胞体形成、假病毒HIV(AT的表达及病毒p24抗原活性,以观察淋巴细胞辅受体的表型剔除对HIVl病毒感染的阻断作用。 实验结果如下:l、酶切和测序表明 *V-l辅受体 CCRS、CXCR4的配体 RANTES和 SDF一的双JI匝反子真核表达质粒pCMV-R-K习一K符合其物理图谱,构 建是成功的;将/*(凡K七《质粒转染出h细胞,间接免疫荧光 和放射免疫沉淀检测证实 RANTES和 SDFI蛋白可以表达于人宫颈癌 HeLa细胞系内。2、pCMV-R-K石l转染HeLa细胞可以显著抑制M及T嗜性HIVJ膜蛋 白诱导的合胞体形成:当两种嗜性重组病毒感染拉*(见义Sl转化 的PM一淋巴细胞时,仅检测到背景水平的CAT活性,表明pCMVE- K-Sl转染可以抑制M和T嗜性HIV-l病毒的复制。3、构建了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pLNCX-R-KSK(么NGFR),并经酶切 和测序证实;pLNCXEl习l(凸NGFR)在包装细胞Bing的辅助与 6 第四军医大学低十q位论文 互补作用后,可以分泌仅有一次性感染整合作用的缺陷型病毒颗粒; SDF.l和MNTES基因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的介导能稳定地整合至成 纤维细胞染色体上,并有效地转录表达。4、pLNCX丑l五米(凸NGFR)的逆转录病毒液感染正常人 PBLS,抗一 NGFfo免疫磁珠法筛选转化成功的 pBLS,用” TCID别的 HIV一 病毒液攻击转化PBLS,发现pLNCX-R-KSl(凸NGFR)转化PBLS 可以抑制 DP 膜蛋白诱导的合胞体形成,PLNCX-R-K-S*(凸 NGFR)转染在感染后第 4、7和 10天皆可发现显著的 DP p24抗原分 泌抑制(P、0.m),抗原抑制率分别为15%、羽%和19%,表明 pmCX-R-K-S-K(凸NGFR)转染具有阻断*V-IDPI病毒复制的作 用。 综上所述,本文在单一辅受体表型剔除阻断* l感染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细胞内趋化因子技术进行HIV-1两类主要辅受体CCRS和 CXCR4的配体一tHNTES和 SDF河的双表达,使两类*V习辅受体同时被阻断,实现了广泛抑制各种HIV-l毒株感染的目的,为将细胞内趋化因子技术用于抗 HIV-l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