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池镇“大调解”工作实施的案例分析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tfzwcb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调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性。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累累硕果,为调解好人民内部矛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加上人们受各种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经济利益的摩擦、思想观念的碰撞,各种社会矛盾随之增多,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且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一是矛盾纠纷多发且复杂多样;二是矛盾纠纷着火点降低,易激化。随着矛盾纠纷的复杂化,新的调解方式也应运而生,“大调解”便是其中之一。“大调解”是什么?“大调解”是怎样产生的?“大调解”实施现状是怎么样的?如何进一步促进“大调解”工作整体功效的发挥?自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活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以来,省、市、县各级党委先后建立了“大调解”工作机制,各类调解委员会随之建立,促进了人民群众内部矛盾的化解,但是由于资金、人员等多种条件的限制,“大调解”工作体系效能的发挥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本文就草池镇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走访,采用案例分析方式,从工作开展现状、工作取得的成效、工作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分析、完善工作开展的对策建议四个角度逐一分析草池镇“大调解”工作在工作体系、实施过程的联动机制、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推动创新发展,健全“大调解”工作体系,促进草池镇“大调解”整体功效发挥;第二,只有整合和会资源,调动社会力量,才能真正做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只有在党委、政府的主导下,改变各部门和各种调节方式“各自为战、各弹各调”的旧思维、旧格局,抓好三调联动机制,才能实现统筹各方,形成合力,促进和谐幸福新草池建设。
其他文献
营造和谐党群关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营造和谐党群关系关键在党。要通过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加强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提高党的战斗力、影响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以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和爱戴,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同,赢得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事业的支持。    一、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践行好“三个代表”    加强党
新媒体时代、网络监督时代,作为社会观念和思想的“显示器”和“晴雨表”,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的主流舆论,领导干部要尊重新闻舆论的传播规律,不仅要主动接受网络舆论的监督,更应该成为网络舆论的引导者,保证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使之成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一、网络舆论的特点    1. 舆论主体的广泛性、匿名性、主动性。据统计,我国网民已达到2.53亿人,域名注册量达1218.8万个,网
Y形分采生产管柱是渤海油田较为常见的一种生产管柱,其主要由Y形接头、电泵机组、井下安全阀、过电缆封隔器、生产滑套及油管构成,从而即满足生产测试、开关层等作业需求,又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税收工作的逐步推进,税收征管工作到今天己呈现三个基本特点:一是税收征管方式与征管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呈现突出的矛盾。二是粗放性的税收征管方式抑制了征管质量的提升和征纳成本的降低。三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监管力度不够,纳税人向税务机关提供和申报的涉税信息真实性不够,税务机关所掌握的纳税人信息与纳税人实际的财税信息差异很大,加上纳税人第三方信息获取困难,税务机关逐渐沦为信息的“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