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受到企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使用。合理地运用股权质押,可以缓解公司经营和发展所需资金的压力。但是部分公司的控股股东利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和信息不对称性的漏洞,进行过度的股权质押行为,将股权质押变为自身利益输送的工具,从而对公司发展造成了各种风险。从多个案例中发现,股权质押行为虽逐渐常态化,但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这一行为的研究不多,特别是关于股权质押风险控制这一方面的现有文献更是少之又少。本文选取辉山乳业作为案例研究公司,辉山乳业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高达97%,属于典型的高比例质押企业,具有典型性、代表性。辉山乳业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且其他融资渠道受限,再加上股权质押得到政府支持及控股股东的利益侵占动机,因此选择股权质押融资方式。然而,股权质押不但没有改善辉山乳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反而加速了企业股价暴跌,市值跳水,使得公司从2017年一路停牌至今,毫无复牌迹象。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给辉山乳业带来了控制权转移风险、控股股东利益输送风险、财务风险和股价崩盘风险,本文研究的重点是控股股东利益输送风险和财务风险。通过对辉山乳业从发生股权质押行为到风险爆发的过程进行分析,发现股权质押过程中的风险并非是不可控的,只要企业内部和外部相关部门都采取合理的风险控制措施,股权质押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从而规避这些风险的发生。以往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价值和经济后果的影响,而对风险控制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本文以股权质押方面具有代表性的辉山乳业为案例公司,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给公司带来的风险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并得出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与结论。通过对该案例的风险性分析,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给辉山乳业带来的主要风险是控股股东利益输送风险,第二大风险是财务风险,控股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爆发的原因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和外部监督机制不健全,因此,控制股权质押过程中的风险需要公司内部管理层和外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辉山乳业进行股权质押的原因,弄清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案例公司自身、债权人和资本市场的影响,分析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给公司造成了怎样的风险以及这些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而总结出控制股东股权质押风险的应对之策,并基于案例分析,总结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的启示,为今后资本市场上的股权质押规范运作和风险控制,提供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