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意识是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理论问题,与问题意识相关的教育教学思想可以说是源远流长。研究和探讨问题意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也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问题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把问题意识与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要求紧密地联系起来,探讨形成了一种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的实践范式和理论体系。因此,把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作为一种教学范式来看待,从范式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命题:一是强调对学生思想实际问题的关注;二是强调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三是强调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问题教学方式方法的策略与运用;四是强调要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一种具有探究、反思、批判性的主体性理解过程和学习方式;五是强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生问题意识及其能力的培养教育要求。或者说,这五个相互联系的思政课教学命题共同构成了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教学范式体系。重视问题意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问题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本文对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基本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彰显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人本化、实践性和主体性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要求,体现了问题意识导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丰宏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问题意识导向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与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具有两个显著的基本特征:一是突显了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文本本位”转向现代思政课教学“问题本位”的基本特征;二是突显了从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单向灌输”转向现代思政课教学“交往实践”的基本特征。具体而言,问题意识对于新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展具有本体论、价值论和方法论上的重要意义。但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却通常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普遍存在着问题意识不足的现象。在过分强调权威、服从和知识灌输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不仅学生的问题通常不被引起注意和重视,不能获得有效的回应,而且教师自身也普遍缺乏问题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阻碍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发展。随着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改革和研究的深入,问题意识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显示了它的重要意义和功能。人们从问题意识的视角对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产生了新的认识和看法,这些新的思想和看法又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的发展、过程的优化以及效果的实现总是紧密地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主体、过程和效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素和环节。问题意识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和效果都具有重要的内在契合性,深入研究、分析和考察问题意识和问题教学对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主体、过程和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和优化发展。另外,本文还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话语和教学方法及其模式运用几方面来进行研究并优化问题意识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实现路径、基本策略和方法等问题。总的来讲,我们提出基于问题意识的高校思政课教学并不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和模式的简单批判和否定,它也不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唯一的方式和路径,而只是从问题意识导向的这一重要视角对当前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和改革,为新时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参考和借鉴。因此,本文研究对于对当前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