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简称NGO)作为社会多元治理主体之一,在诸多领域如防治艾滋、环境保护、慈善捐赠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毒是在1985年,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一直到2015年,我们国家预计感染艾滋病的人员达到78万,其中艾滋病病人为15.4万人。从这些数据也可以看出,想要对艾滋病病毒做出更好的防护的任务还是很大的。要把艾滋病的防护NGO扩展到群众当中,就需要发挥群众的力量,加强宣传等工作。但是目前很多艾滋病防治领域NGO都面临着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直接影响着生存发展及其社会职能的发挥。因此,研究NGO的资金水平不高具有现实意义。首先,本文综述了我国有关NGO组织的研究成果。多数学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NGO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为社会建设、公民参与、政府决策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效调节了社会生活。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NGO组织自身能力不足、资金筹集能力欠缺、资金筹集水平不高等,解决这些问题还任重道远。除此之外在学术领域要积极的收取相关的数据,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在这一方面的主要的问题是筹资困难。最后,本文利用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样本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讨论了影响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资金筹集水平的因素,并且根据发现的不足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研究发现,组织能力、经济发展水平、当地艾滋疫情程度、NGO的组织身份对NGO组织的资金筹集水平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的观点是艾滋病防治领域NGO想要获取更多的筹资就需要从自身做起,提高自身的建设水平。同时,需要完善制度环境建设、转变NGO组织等级注册制度,这能够提升整个非政府部门筹资水平。为了提高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资金筹集水平,促进其在艾滋病防治方面的职能发挥,结合研究的主要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一、通过增加培训、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等方式,加强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自身能力建设;二、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尽可能简化NGO注册程序,方便NGO获得政府支持;三、政府要做出相应的支持政策,发放更多的资金来进一步建设N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