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城市扩张,中小城市在日复一日向更高、更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逐渐变得面目模糊。对于中小城市而言,其多元化的城市空间特色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去了自我的精神。附着于空间、建筑之中的精神文化和内涵逐渐失语,源远流长的历史文脉随着不断地拆除、重建与人类文明的生活相隔离。中国中小城市在近年来的建设过程中空间特色的缺失和破坏情况尤为严重,人们已难以辨认其地域性的特征。论文首先研究了中小城市空间特色的理论,总结了目前中国和外国中小城市的发展现状;初探了基于城市设计层面的中小城市空间特色的定义和构成,并构建了地域性城市空间特色的构成要素与对应关系;论文同时研究了中小城市地域性城市空间特色的认知方法及其对人类心理的影响,并探讨了中小城市地域性空间特色的性质和价值,挖掘空间特色的塑造对于中国乃至世界范围的中小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论文其次对中国中小城市的空间特色现状进行了研究,通过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及实践,反思中小城市的传统和历史被千篇一律的现代建筑割裂的现象,提出了中国中小城市空间特色严重缺失的问题,并对比西方国家,总结出中国对中小城市空间特色理解的偏差。尤其是在近几年的中国,地震灾害严重破坏了城市,震后重建中的城市空间特色塑造具有重要意义。论文最后针对性地总结地域性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对中国中小城市,尤其是在震后城市重建中的作用和必要性。论文最后以城市设计的理论及研究分析为基础,结合新北川实地调研构建中小城市地域性城市空间特色的总体塑造框架,明确了地域性空间特色塑造的总体策略及原则,分析特色要素的提取、转化利用和表达,对中小城市空间特色的整体意象、具体空间特色进行塑造,重点对传统历史区域进行保护和改造,最终形成系统的中小城市地域性城市空间特色塑造的方法。最后论文以陕西省略阳县的城市空间特色的塑造为实践,为论文理论的研究提供实践,对论文的理论研究进行论证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