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P(受事)+V起来+AP”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句式,在句法、语义上都有一些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全面系统地对该句式进行研究有利于汉语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采用第一手语料,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该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分析了其构句的动因。并比较了该句式与现代汉语中其它表示评价义的句式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除了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句法方面分析了现代汉语“NP(受事)+V起来+AP"的构成成分,详细介绍了NP、V和AP的句法形式以及该句式的几种扩展形式和句法分布。根据AP的语义类别把句式分成三类,分别为指向句首NP类,指向隐含的逻辑主语类和指向动作V起来类,并分别得出三类句式的不同句法层次关系。为后文的语义分析打下基础。第二章对“NP(受事)+V起来+AP”句式进行语义分析,总结并对语料中所有的NP、V和AP的语义特征进行归类,得出三类不同句式对V和AP的有着不同的选择限制,并且由此探讨了三个成分之间的制约关系。同时通过对“起来”意义和句式整体语义特点的分析,限定了本文所讨论句式的范围,排除似是而非的句子。第三章主要分析了“NP(受事)+V起来+AP”句式的构句动因。认为该句式的构成具有语用上和认知上的动因。同时该句式的构成需要一定相关的责任条件。第四章将“NP(受事)+V起来+AP”句式与汉语中的难易句进行了比较,在句法语义上找到了它们的异同点。同时本文也比较了“NP(受事)+V起来+AP”句式和与之句子形式类似的“NP(受事)+V着+AP”、“NP(受事)+V上去+AP”句式,分析了“着”、“上去”也能表示评价义的理据,而且“起来”、“着”、“上去”自身的语义不同影响了句式中动词V的不同选择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