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NP(受事)+V起来+AP”句式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ming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P(受事)+V起来+AP”是现代汉语中一种比较常见的句式,在句法、语义上都有一些其自身的独特之处。全面系统地对该句式进行研究有利于汉语本体和对外汉语教学。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采用第一手语料,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及认知语言学理论对该句式的句法、语义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分析了其构句的动因。并比较了该句式与现代汉语中其它表示评价义的句式在句法语义上的差异。除了绪论和结论外,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句法方面分析了现代汉语“NP(受事)+V起来+AP"的构成成分,详细介绍了NP、V和AP的句法形式以及该句式的几种扩展形式和句法分布。根据AP的语义类别把句式分成三类,分别为指向句首NP类,指向隐含的逻辑主语类和指向动作V起来类,并分别得出三类句式的不同句法层次关系。为后文的语义分析打下基础。第二章对“NP(受事)+V起来+AP”句式进行语义分析,总结并对语料中所有的NP、V和AP的语义特征进行归类,得出三类不同句式对V和AP的有着不同的选择限制,并且由此探讨了三个成分之间的制约关系。同时通过对“起来”意义和句式整体语义特点的分析,限定了本文所讨论句式的范围,排除似是而非的句子。第三章主要分析了“NP(受事)+V起来+AP”句式的构句动因。认为该句式的构成具有语用上和认知上的动因。同时该句式的构成需要一定相关的责任条件。第四章将“NP(受事)+V起来+AP”句式与汉语中的难易句进行了比较,在句法语义上找到了它们的异同点。同时本文也比较了“NP(受事)+V起来+AP”句式和与之句子形式类似的“NP(受事)+V着+AP”、“NP(受事)+V上去+AP”句式,分析了“着”、“上去”也能表示评价义的理据,而且“起来”、“着”、“上去”自身的语义不同影响了句式中动词V的不同选择限制。
其他文献
效方二首治失眠李秀珍范东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150040)关键词失眠酸枣仁汤温胆汤失眠又称“不得眠”、“目不瞑”、“不得卧”等。笔者在临床上常以酸枣仁汤与温胆汤二方化裁治
本文基于大规模语料库,以“V穿”格式为对象进行研究,由绪论、主体和结语三部分构成。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及拟采用的理论、方法、语料等。第二
<正>这些年,中国电影成为了资本热捧的风口。导演为了实现梦想,卖房拍片的现象已经不多见了。但也有例外。笔者今天要说的导演张景,就是卖掉了北漂20年才攒下的房子,拍了一部
【正】 耸立在福建泉州市开元寺东西广场的镇国塔、仁寿塔,俗称东塔两塔。它们巍峨壮观,现为泉州古城的象征。
隋文帝杨坚在首都大兴城建造舍利塔,他要求绘制统一图样,同时在全国80个州开工建塔。舍利塔共分三次建造,计113座。时至今日,没有一座塔保存下来。据分析,这些塔全部是木塔。
本文通过大规模汉语普通话儿童语言习得调查,对在许多语言早期儿童语言习得中观察到的“被动句”习得延迟做了研究,认为这种延迟现象在汉语普通话儿童语言习得中也同样存在,
总结G公司成功的经验模式,为我国电声行业企业或其他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提供借鉴.
本文以现代汉语中形补结构“A点儿”与动词V的组配情况为研究对象,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对与进一步完善对不定量词“点儿”的研究、深化对状语和补语的认识都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
歧义问题历来是语言学家们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歧义问题已经成为自然语言处理的瓶颈之一。学界对“V+你的+N”句式的相关问题进行过探讨,对其歧义
言据性是指说话人对知识的来源以及可靠性的说明。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语言机制,不仅关系到讲话者所提供的信息来源于何方,是否直接,是否可靠,而且还涉及到讲话者在话语活动中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