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互联网进入全民时代,人们不仅能及时地获取信息,还常常在浏览信息或个性化推荐中发现一些有趣或有用的信息,这就是信息偶遇。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其碎片化及超链接化的信息组织方式、高度密集的信息资源,加上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依赖性日益增大,极大的提高了移动信息偶遇的频率,信息偶遇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并对人们生活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信息偶遇可以为人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重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创新。然而,由于用户在网络中常常收到重复化、同质化的无价值信息,造成“伪信息偶遇”,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信息茧房”效应,同时也导致用户产生焦虑情绪,引发信息规避现象。探究移动互联网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于提高信息偶遇效率,弱化“信息茧房”效应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通过对以往移动信息偶遇方向论文的梳理,笔者发现目前大多数文献将移动信息偶遇与外界因素直接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用户心理变化及影响要素间作用机制,移动信息偶遇实质上是个体接收到外部刺激后经由一定心理变化转变而成的信息获取行为,各个影响关系之间可能具有相关关系;S-O-R理论提出,个体的行为是外部刺激的作用结果,多位学者基于S-O-R理论进行了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证明其对于信息行为的研究有一定的适用性。因此,本文以新的理论视角“S-O-R理论”研究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偶遇行为,建立了移动互联网信息偶遇影响因素模型,并引入性别作为调节因素探究不同性别用户在移动信息偶遇中的差异。采用关键事件技术提取影响因素,本文重点探讨了信息因素(信源可靠性、信息新颖性、信息相似性、信息可信性)及环境因素(主观规范、资源可用性)对于移动信息偶遇的影响;情感反应(积极情感)及认知反应(感知有用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笔者参考其他学者的成熟量表,设计了本文的调查问卷,面向网络使用频率较高的用户发放了 452份问卷,有效问卷398份,采用SPSS及AMO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及模型检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信源可靠性、信息新颖性、信息可靠性、信息相似性、主观规范、资源可用性等6个因素正向影响移动信息偶遇行为,积极情感和感知有用性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主观规范、信源可信性两个变量对于移动信息偶遇的影响在不同性别的用户中存在差异。本文从全新的理论视角对移动信息偶遇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基于本文的结论,针对移动信息偶遇涉及到的信息服务平台、信息发布者及接收者分别提出了建议,以提高用户的信息偶遇效率,削弱“信息茧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