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若干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sen_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慢性非传染性自身免疫疾病,遗传和环境因素在SLE的发病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单纯病例研究及家系相关性研究设计,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中国长江以南汉族女性人群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cytotoxic T lymphocyte-associated antigen 4, CTLA-4)、程序性细胞凋亡1 (programmed cell death-1, PDCD1)、甲基化CpG结合蛋白2(Methyl-CpG-binding protein 2, MECP2)基因的多态性,以及CTLA-4、PDCD1基因多态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与SLE的相关性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如下:一、系统性红斑狼疮CTLA-4、PDCD1基因多态与环境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研究(一)、系统性红斑狼疮CTLA-4、PDCD1基因多态性研究1.病例组与对照组CTLA-4基因启动子区-318位点基因型分布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248,P=0.325;χ2=0.80,P=0.370)。2.病例组与对照组CTLA-4基因启动子区-1722位点基因型分布不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9.300,P=0.010),以CC基因型为参照,携带TC基因型者,其SLE患病风险升高(OR=2.004,95%CI:1.013-3.968),携带TT基因型者,其SLE患病风险也升高(OR=2.953,95%CI:1.451-6.010);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χ2=9.110,P=0.003),提示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SLE的易感性(OR=1.664,95%CI:1.194-2.318)。3.病例组与对照组PDCD1基因PD1.2位点基因型分布不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20.596,P<0.001),以AA基因型为参照,携带AG基因型的个体,其SLE患病风险升高(OR=2.917,95%CI:1.780-4.780),携带GG基因型的个体,其SLE患病风险也升高(OR=3.111,95%CI:1.284-7.537);病例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χ2=17.000,P<0.001),提示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SLE的易感性(OR=2.121,95%CI:1.479-3.042)。4.病例组与对照组PDCD1基因PD1.5位点基因型分布不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235,P=0.027),以CC基因型为参照,携带TC基因型者,其SLE患病风险升高(OR=1.681,95%CI:1.039-2.718);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χ2=6.020,P=0.014),提示T等位基因可能增加SLE的易感性(OR=1.661,95%CI:1.105-2.496)。5.病例组与对照组PDCD1基因PD1.6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不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658,P=0.022),以AA基因型为参照,携带AG基因型的个体,其SLE患病风险升高(OR=1.756,95%CI:1.085-2.841);病例组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χ2=7.070,P=0.008),提示G等位基因可能增加SLE的易感性(OR=1.698,95%CI:1.147-2.514).6.连锁不平衡检验显示,病例和对照人群CTLA-4基因-1722位点与-318位点等位基因之间未见连锁不平衡(D’=0.363,P>0.05):PDCD1基因PD1.2与PD1.5位点及PD1.2与PD1.6位点等位基因两两之间呈不完全连锁不平衡(D’=0.195,P<0.05:D’=0.035,P<0.05)。7.单倍型在病例与对照组的分布分析结果提示,由PD1.2G/A.PDl.5C/T. PD1.6G/A等位基因组成的A-C-A.G-T-A及G-C-G单倍型均与SLE有关,其他单倍型未发现显著性。在相加遗传模型中,G-T-A与G-C-G单倍型均与SLE相关(β=1.6619,Z=3.4976,P=0.0005,OR=5.2693;β=1.5567,Z=2.8338,P=0.0046,OR=4.7431),提示以不具有某种单倍型为参照,携带G-T-A和G-C-G单倍型的个体,其SLE患病风险均升高;在显性模型中,G-T-A与G-C-G单倍型也均与SLE相关(β=1.5799,Z=3.9499,P=0.0001,OR=4.8545;β=1.5722,Z=3.5024,P=0.0005,OR=4.8172),提示以不具有某种单倍型为参照,携带G-T-A和G-C-G单倍型的个体,其SLE患病风险升高;在隐性遗传模型中,A-C-A单倍型与SLE呈负相关(β=-0.8062,Z=-3.0525,P=0.0023,OR=0.4466),提示以不具有A-C-A单倍型为参照,携带A-C-A单倍型的个体,其SLE患病风险明显降低。且上述三个遗传模型中以相加模型最优(AIC值最小)。(二)、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多态与环境危险因素的多因素分析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遗传因素方面,在相加遗传模型中,CTLA-4基因-1722位点TT基因型(以CC基因型为参照)以及PD1.6位点AG基因型(以AA基因型为参照)均与SLE易感性有关;在显性遗传模型中,仅PD1.6位点AG或GG基因型(以AA基因型为参照)与SLE易感性有关;在隐性遗传模型中,仅CTLA-4基因-1722位点TT基因型(以CC基因型为参照)与SLE易感性有关。而在环境因素方面,冻疮史、居住环境潮湿史、光敏感史、紫外线暴露史、麻疹史及有害物质接触史在上述3种遗传模型中均为SLE的危险因素。且上述3个模型中以相加模型最优(AIC最小)。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遗传因素方面,在相加遗传模型中,以不具有某种单倍型为参照,PDCD1基因的G-T-A与G-C-G单倍型均与SLE易感性有关;在显性遗传模型中,以不具有某种单倍型为参照,PDCD1基因G-T-A与G-C-G单倍型也均与SLE易感性有关;在隐性遗传模型中,以不具有某种单倍型为参照,PDCD1基因A-C-A单倍型与SLE呈负相关,提示A-C-A可能为SLE的保护单倍型;A-T-G单倍型与SLE的相关性在3个模型中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而在环境因素方面,冻疮史、居住环境潮湿史、光敏感史、紫外线暴露史、麻疹史及有害物质接触史在上述3种遗传模型下均为SLE的危险因素。且上述3种模型种以相加模型最优(AIC值最小)。(三)、系统性红斑狼疮基因多态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研究1.对数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生物学通路上可能存在凋亡相关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而未发现凋亡基因间及环境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在由CTLA-4基因-1722位点、PDCD1基因PD1.6位点、紫外线暴露史及年龄构建的模型中,按最优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在相加遗传模型中,CTLA-4-1722位点TT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存在交互作用,OR值为4.744(95%CI:1.037-21.737);且TC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也存在交互作用,OR值为4.973(95%CI:1.110-22.287);在PD1.6位点,GG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存在交互作用,OR值为3.199(95%CI:1.023-10.004),而AG基因型未发现交互作用。在显性遗传模型中,CTLA-4-1722位点的TT或TC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存在交互作用,OR值为4.874(95%CI:1.119-21.242);而在PD1.6位点基因型未发现交互作用。在隐性遗传模型中,CTLA-4-1722位点基因型未发现交互作用;PD1.6位点GG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间存在交互作用,OR值为3.714(95%CI:1.235-11.179)。2.基因多态与环境危险因素间交互作用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从基因型角度,仅在相加遗传模型中,发现CTLA-4基因-1722位点TT基因型与紫外线暴露史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上的交互作用(β=3.250,P=0.041),其他遗传模型中未发现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的交互作用,其他基因多态与环境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也未见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从单倍型角度,不同遗传模型中的基因多态与环境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也未发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二、系统性红斑狼疮MECP2基因的多态性研究(一)、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人群为基础的相关性研究1.病例组与对照组MECP2基因rs2239464位点基因型分布不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6.902,P=0.009),以AG和GG基因型为参照,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其患病风险升高(OR=2378,95%CI:1.246-4.537);病例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z2=6.73,P=0.009),提示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SLE的易感性(OR=2.170,95%CI:1.196-3.937).2.病例组与对照组MECP2基因rs2075596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不同,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4.432,P<0.001),以AG和GG基因型为参照,携带AA基因型的个体,其患病风险升高(OR=3.259,95%CI:1.772-5.995);病例组A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χ2=14.16,P<0.001),提示A等位基因可能增加SLE的易感性(OR=2.807,95%CI:1.613-4.884).3.连锁不平衡检验显示,病例和对照人群MECP2基因rs2239464与rs2075596位点等位基因之间呈不完全连锁不平衡(D’=0.19,P<0.05)。4.单倍型在病例与对照组的分布分析结果提示,由MECP2基因rs2239464A/G与rs2075596A/G等位基因组成的A-A及G-G单倍型与SLE有关,其余单倍型未见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在相加遗传模型中,A-A为SLE的危险性单倍型(β=1.0038, Z=2.7300, P=0.0063,OR=2.7286),提示以不具有A-A单倍型为参照,携带A-A单倍型的个体,其SLE患病风险升高;在显性遗传模型下,G-G为SLE的保护性单倍型(β=-0.9080, Z=-2.4191, P=0.0156, OR =0.4033),提示以不具有G-G单倍型为参照,携带G-G单倍型的个体,其SLE患病风险降低;在隐性遗传模型下,A-A为SLE的危险性单倍型(β=1.0076,Z=3.5349,P=0.0004,OR=2.739),提示以不具有A-A单倍型为参照,携带A-A单倍型的个体,其SLE患病风险升高。且上述模型中以相加遗传模型最优。(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家系相关性研究1. MECP2基因传递不平衡检验分析表明,在父母双亲至少一方为杂合子的家系中,rs2239464位点A等位基因由杂合子父母向SLE患病子女的传递未见显著增加(χ2=0.2,P>0.05);单个位点家系关联性检验(family-based association test, FBAT)分析显示,在相加模型及隐性遗传模型中均提示rs2239464位点A等位基因与SLE易感性无关(Z=0.447, P=0.655; Z=0.447, P=0.655);2. MECP2基因传递不平衡检验分析表明,在父母双亲至少一方为杂合子的家系中,rs2075596位点A等位基因由杂合子父母向SLE患病子女的传递显著增加(z2=6,P<0.05);单个位点FBAT分析显示,在相加模型及隐性遗传模型中均表明rs2075596位点A等位基因增加SLE发病风险(Z=2.646,P=0.008;Z=2.646,P=0.008),提示rs2075596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保守易感等位基因。
其他文献
20世纪以来,伴随着行政权的扩张,行政自由裁量权己成为行政权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就像一把“双刃剑”,用得好,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给行政相
电子元器件二级封装载板——印制电路板(PCB, Printed Circuit Board)广泛用于各类电子产品,以实现元器件间的电气导通和信号传输。然而,在表面贴装器件时或使用过程中,常会
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翻译活动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内容已从单一的译作、译本演变到了译者本身。译者作为整个翻译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直接决定着翻译的结果。文学翻译
利用TRIME-TDR获取烟台某果园0—30cm、0—60cm和0—100cm土层土壤水分,运用变异系数和相对偏差等方法研究土壤水分时间稳定性.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测点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在
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殊性在于,它不仅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更是增进社会公平的关键因素,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市场经济浪潮的冲
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常选用放化疗综合治疗。从1994年7月—1997年3月,应用甲地孕酮配合放化疗治疗45例中晚期恶性肿瘤与单纯放化疗治疗52例患者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
插图在出版物中的作用是文字所不可替代的,经典的插图往往与文学名著的不朽共存。插图属于书籍设计范畴,同时又是绘画艺术,目前,油画、中国画、版画等绝大多数绘画艺术形式摆
火力发电厂直接空冷机组具有节约能源、改善风机和电动机的运行特性的优点。空冷风机驱动电机采用变频器控制,对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保护电机、降低谐波有着积极的意义。首
目的探讨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处理第三脑室前部病变的解剖学依据。方法模拟额底-纵裂-经终板入路解剖15具彩色乳胶灌注血管的尸头,重点观察前交通动脉复合体及视路等重要结
提取、分离纯化中药的有效成分是进行中药研究的前提,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关键问题所在。传统的提取分离技术如:煎煮法、浸渍法、渗漉法和柱色谱,存在着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