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现状与解决对策的探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guiyeah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由于他们的学识水平、年龄阶段、职业角色的特殊性,他们的道德修养状况也相应地具有一些与其他群体不同的色彩。然而,大学生活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大学也是社会中的一个组织,因此,道德修养作为社会规范的本质特性,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全社会的层面去理解和认识它。特定群体的道德修养状况,即使相对其他群体有其固有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也不能过分夸大。如果我们把大学生放到社会中,把大学生首先看成是一个社会成员,那么我们的悲观失望也好欢欣鼓舞也好,都必定会更理性因而更可靠些。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状况,往往是一项令人望而生畏的任务。这一任务的挑战性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状况过于复杂,千头万绪,很难一概而论,而且往往处于流动和迭变之中;二是与此相联系,发现和确立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来把握其存在的根源和厘清其复杂的脉络就显得更为困难了。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现状入手,在看到主流向上的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的同时,我们又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存在着缺失的问题。当然,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的现状,是由多方面原因所引起的。本文从世界范围内科技主义的泛滥、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中国转型社会的现实影响、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缺失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几个主要的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我们要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缺失的现状,并深入分析其原因,探究出解决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现状的对策和方法,要从大学生的家庭道德教育、学校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教育、个人道德修养水平、以及加强道德教育的新领域等多方面入手,注重综合方面的整合,来改变大学生道德修养缺失的现状,争取对当今大学生的道德教育、探究高校德育规律,提高高校德育有效性做出自己绵薄的贡献。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这本书最重要的核心范畴是历史概念。历史概念作为一种历史主义原则,不仅是青年卢卡奇的总体性方法的实质,而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