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主体,是经济实力的代表,决定着经济的潜力和发展方向。我国制造业具有劳动成本低、市场优势大等特点,这些有利因素都为我国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我国制造业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产业集聚度低、交流合作小、资源共享程度低、技术创新能力差等。如何发挥产业关联优势、增强互补合作,全面规划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产业体系升级和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本文以唐山市和邯郸市两个产业结构相似的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两个地区制造业产业共生模式进行研究。论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2002年和2007年两地投入产出表数据,对两地制造业产业共生情景与模式进行对比研究,归纳了产业共生的规律和特点,描述了制造业产业集聚度、产业共生关系与关联模式,为制定区域制造业产业发展政策、构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首先,通过数据和资料分析,对选定的邯郸市和唐山市经济发展情况,制造业发展情景进行描述,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两个地区制造业的内涵、特点、作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其次,收集和整理邯郸市和唐山市制造业产业数据,对两个地区的2002年和2007年两期投入产出表进行数据转换,选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分四个时点分别实证了2002年邯郸市、2007年邯郸市、2002年唐山市和2007年唐山市制造业产业共生情景,并分析了每期产业共生的点度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网络密度等各项指标,给出了两个地区制造业产业共生体分布情况和特点。
最后从理论上归纳提出了地区制造业产业共生的共性模式,并对地区制造业共生进行了演化分析,找出了制造业产业共生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促进其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