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弼的老学思想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以王弼的《老子注》以及《老子指略》作为研究文本,重点阐发其老学思想。王弼对《老子》的注解,首先要弄清的就是作为其哲学思想最高范畴的“道”。王弼认为“可道之道”与“可名之名”都是“指事造形”而为的,所以不能成为“常道”和“常名”。“不可道之道”与“不可名之名”不为“形”和“事”的限制,所以是“常道”和“常名”。然而,对于“道”的称呼并非“定名”,而是勉强的称谓,所以引出王弼对“名号”与“称谓”的讨论。王弼解读了老子道本体论的思想,把道作为生养万物的“始”与“母”,通过对无名的“始”与有名的“母”的分析,进而总结出道的两重属性,即“无”与“有”;王弼还将“无”与“道”等同起来,认为道生养万物的方式是“无形无名”。王弼认为老子的“道”具有超越一切的特性,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道以“不主之主”的方式来主宰万物,即道的主宰性;第二,道因古今相通、其名不变而常存于世间,即道的常存性;第三,道以境界的形态先于一切存有形态,即道的先在性。王弼在解读老子道本体论思想的同时,特别注重老子之“无”。王弼认为就“无”与“一”的关系而言的,虽然“一”属于“有”的范畴,却极具“无”的特性,王弼甚至提出了“以一为主”的思想主张;王弼认为老子是把“无”作为绝对的“常”来看的,“常”永恒存在,无所能兼,在很多时候体现出“无”的特性;王弼认为老子主张“有生于无”、“有以无为用”,老子的以道为本其实就是“以无为本”。王弼在解读老子的“自然”时,把自然作为万物遵守的原则,有等同于“道”的意义;并用“无为”的思想来解读“自然”。同样,王弼在解读“无为”思想时,也将其与老子的“自然”思想联系起来,认为“无为”就是“顺自然”。王弼认为老子所言“圣人处无为之事”,其原因就在于“自然已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的有为都会导致失败。王弼还将老子的“无为”理解为“无以为”和“无不为”,亦即“无所偏为”和“无为而无不为”;王弼还将“是否无为为之”作为区分德之上下的方法。王弼不仅将老子的“无为”理解为一种行事的方式方法,更将“无为”理解为道的内在属性,甚至赋予其等同于“道”的意义。
其他文献
针对旅游企业传统的商业网站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的局限性,引用Agent技术,提出了一个新的决策系统框架,设计了基于Agent的旅游出行决策系统.研究表明,系统模型中的多个Agent相互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初中化学酸碱盐教学提出了有效教学的建议,以具体的实际教学为案例,阐述了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提取的川芎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川芎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结果超
采用电弧喷涂的方法,在工件表面喷涂一层耐磨损涂层,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件的使用寿命。Cr13型马氏体不锈钢药芯焊丝,作为电弧喷涂材料,在修复因磨损而引起的尺寸超差、制备耐磨
当今社会正处在数据爆炸、知识爆炸的信息化时代,大数据(Big Data)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为认识大数据、理解大数据,使大数据在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借助
目的研究蠲脉Ⅰ号对兔实验性动脉硬化(AS)血液流变学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雄性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组为AS模型组、蠲脉Ⅰ号组、正常对照组,每组8只。正常对照组以基础饲料喂养1
融资租赁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并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我国融资租赁的理念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由荣毅仁先生率先提出的,其初衷是为了解决
化石能源仍是世界主导能源,面对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与社会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日益增长之间的矛盾,引起世界各国对能源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关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分布
通过总结工程实测资料,指出地下管线刚度较大时,管体与地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沉降。地下管线整体变形与地层移动规律基本相同,隧道垂直下穿时,管体沉降曲线基本符合正态分布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互联网技术与安全日趋成熟完善,网络用户持续攀升,相应地,选择网购的消费者队伍逐渐庞大起来。B2C电子商务凭借在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优势,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