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容积CT采集的钩突及其邻近结构影像数据进行分析,探讨钩突的影像解剖以及变异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意义。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纳入2011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眼眶CT扫描的受检者共100例(200侧),其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40.5岁。采用64层螺旋CT高分辨力扫描(HRCT,层厚0.67mm,层距0.33mm),应用多平面重组(MPR)后处理技术将原始数据重组出连续的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标准化图像(层厚0.3mm,层距0.3mm)。观察并统计每个受检者钩突上端附着方式及附着点的位置、钩突上部相关的额隐窝气房发生率;对钩突下部(即窦口鼻道复合体(OstiomeatalComplexOMC)区域钩突)及其邻近结构进行观察测量,统计OMC区钩突形态分型,应用线性相关分别分析OMC区钩突角度、高度与其邻近结构的相关性。
结果:
100例(200侧)受检者钩突上端附着点位置发生率由多到少依次为:眶内壁+中鼻甲(32.5%);眶内壁+颅底(21.5%);眶内壁+中鼻甲+颅底(21.5%):眶内壁(18.5%):中鼻甲(2.0%);颅底(2.O%);颅底+中鼻甲(2.0%)。钩突上端附着点位置发生率在侧别及性别间没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钩突上端附着于两个位置的发生率最高,为56.0%,并且发生率在男、女不同性别间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36,P<0.05)。钩突上端与眶内壁可有0-3个附着点,并且每种发生率在侧别及性别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其中以眶内壁有1个附着点的发生率最高,为44.5%。
100例(200侧)受检者钩突上部相关额隐窝气房发生率由多到少依次为:鼻丘气房(94.0%);额气房(46.0%,其中Ⅰ型33.0%,Ⅱ型4.0%,Ⅲ型8.0%,Ⅳ型1.0%);筛泡上气房(14.5%);额窦间隔气房(14.0%);终末隐窝(10.5%);中鼻道小气房(10%);眶上筛房(3.0%);额泡气房(1.5%)。终末隐窝、Ⅲ型额气房及筛泡上气房在男、女不同性别间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07、P=0.036、P=0.003,P<0.05)。其余额隐窝气房在侧别及性别间的出现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
100例(200侧)钩突下部形态分型由多到少依次为:直板型(56.0%),外凸型(18.5%),粗短型(14.5%),内凹型(11.0%)。内凹型在男、女不同性别间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03,P<0.05),其余钩突下部形态分型在侧别及性别间的发生率均没有显著性差异(x2检验,P>0.05)。
100例(200侧)OMC钩突及邻近结构测量结果:钩突角度43.2°+10.8°;钩突高度8.1±2.2mm;筛泡最大横径8.6±3.6mm:上颌窦口骨性结构宽度5.8±1.9nm;上颌窦口含气通道宽度2.9±1.7mm:筛漏斗宽度1.3±0.5mm;中鼻道宽度1.2±1.0mm。其中筛漏斗宽度,中鼻道宽度在左、右两侧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配对t检验,P=0.053、P=0.067,P>0.05),其他测量结果侧别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筛泡最大横径、上颌窦口含气通道宽度、筛漏斗宽度及中鼻道宽度在男、女不同性别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P=0.100、P=0.661、P=0.438、P=0.087,P>0.05),其他测量结果性别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钩突下部角度、高度与其邻近结构测量结果应用线性相关分析:上颌窦口含气通道宽度与钩突角度成负相关(P=0.023,P<0.05,r=-0.316);钩突角度与筛泡最大横径成正相关(P=0.009,P<0.05,r=0.429),钩突高度与筛泡最大横径成负相关(P=0.006,P<0.05,r=-0.377)。
结论:
钩突变异频发,与前组副鼻窦的引流密切相关,HRCT及MPR技术能够清晰的显示钩突及其变异的活体个体化影像解剖学特征,为临床诊疗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