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盐碱地作为一种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具有很大的潜在开发利用价值,在当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下,积极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试验以PCE专利技术(“节水型盐碱滩地物理—化学—生态综合改良及植被构建技术”)为依托,以天津大港区滨海盐土及曹妃甸吹填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土柱淋溶试验对两种类型盐土的脱盐机理、水盐运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所得结果如下:1、天津市大港区土柱模拟试验结果显示,PCE技术沙柱的设置起到了加速盐分流失和抑制pH升高的作用,同时在加快水分下渗速度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PCE土柱模拟试验洗盐量是无沙柱空白对照土柱的1.4倍,水分下渗速度是1.7倍。对含盐量(y)、pH值(x1)、渗水速率(x2)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行二元线性回归方程拟合,得出结果为:y=25.693-2.970x1-0.125x2(R2=0.631)。2、试验室土柱模拟试验,研究两种不同类型土壤在三种不同强度淋水量下淋水量与洗盐量的关系,当总淋水量为24L,淋水强度设置为4L·次-1时,淋水洗盐效果最佳。土柱模拟试验中沙柱的设置起到了改善洗盐效果的作用,沙柱加速洗盐的效果在滨海盐土有沙柱土柱模拟试验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滨海盐土和曹妃甸吹填土有沙柱土柱模拟试验比无沙柱土柱模拟试验淋水洗盐量分别多16.6%和4.5%,这与两种土壤不同的质地有关。3、土柱模拟试验中淋水量与分层洗盐量的研究表明,淋水洗盐过程中出现上层积盐下层脱盐的情况,沙柱的设置可以加快底层积盐情况的消失。两种类型土壤淋水洗盐试验中,表层土壤的淋水洗盐效果最好,底层土壤脱盐率较低,且曹妃甸吹填土的淋水洗盐效果优于滨海盐土。4、对淋水洗盐后水盐运移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的电导率值与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有反比的关系,即土壤含盐量与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成反比。开始淋水后盐峰的运移速度要快于湿润峰。水分作用的范围主要集中在0-60cm土壤,对下层土壤的干扰较小,很好的表现出淋水洗盐过程中上层土壤脱盐下层土壤积盐的淋洗过程。5、根据淋水洗盐试验结果,换算为单位面积淋水量为每次60L,总淋水量为360L时可以达到最优的淋水洗盐效果。同时考虑田间的蒸发现象、不同的土壤质地,需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单位面积淋水量。以文中的两种盐土类型为例,若以淋洗到统一的含盐量为标准,曹妃甸吹填土可比滨海盐土节省将近20%的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