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在《翻译通讯》第一期上,许渊冲教授发表了“翻译的标准”一文,这可以算作他第一次公开的提出发挥译语优势的观点。后来,他又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译者要敢为天下先”一文中,许教授再次更加系统,更加全面的概括了“优势竞赛论”。而把“优势竞赛论”提高到很高理论水平的则是“新世纪的新译论”。许教授认为“最好的原文变成对等的译文,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译文。因为西方文字比较接近,对等的译文容易取得最好的效果。中西文字距离较大,各有优势,对等的译文往往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这里就要发挥译语的优势。根据他自己翻译文学名著的经验,他提出要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以便更好的表达原作的内容,这就是“优势论”和“竞赛论”。进而许氏提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文学翻译的低标准是求似或求真,高标准是求美”“为了求美,甚至不妨失真”。就这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完善,许教授的“优势竞赛论”终于趋于成熟。到目前为止,完整的“优势竞赛论”可以概括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甚至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看哪种文字能更好地表达原作的内容.翻译的低标准是意似,高标准是意美。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要充分发挥译入语的优势,也就是说,用目的语中好的表达方式来表达原文,使译文尽可能超过原文,让读者可以对译作知之,乐之,好之。针对这一理论,翻译界褒贬不一。拥护者觉得,这一理论倡导译者发挥译语优势,创造性的运用各种翻译策略,把原文翻得尽善尽美,实际上是一种更大程度的忠实。因此,他们称许教授的这一理论为中国传统译论的一个突破,一大飞跃。反对者认为其违背了中国传统译论所倡导的“忠实论”,是不符合翻译本质的。本文作者也是持反对观点的。作者写此论文的目的也就在于概括分析“优势竞赛论”,指出它的不合理处,进而证明这一理论并非是更大程度上的忠实,而是偏离了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所倡导的宗旨-“忠实”,是对翻译本质的背离。这篇论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主要概括了自“优势竞赛论”提出后,翻译界对它的评价,主要分为反对派和支持派,当然反对这一理论的人数大大超过了支持这一理论的人数。第三部分是对“优势竞赛论”的总体全面的概括,包括它的形成,发展,理论基础,含义解读以及它的积极意义---1)它突出强调了译者的主体性;2)它强调了目的语读者的反应。第四部分主要是讲这一理论的不足与消极意义:它片面的认为语言与文化有高低优劣之分,好的语言与文化一定能战胜差的语言与文化。然而事实并非这样,每种语言与文化都有其独特的民族个性与历史个性,都是平等而唯一的。论文的最后是结论部分,通过从语言与文化的民族个性与历史个性入手,论证许教授“优势竞赛论”的消极意义,从而论证这一理论的不合理性:它忽视了翻译的本质要求---忠实,没有从语言文化的实际出发,一味的强调译者创造性的进行翻译,发挥译语优势去使译文超过原文(文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不但不会使人类语言文化得到丰富与提高,反而会抹杀一部分语言与文化。想要使语言与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真正的提高,译者必须时刻牢记翻译的本质要求—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