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经济危机蔓延,我国沿海地区企业产生较大范围的停产倒闭现象,其直接导致我国沿海务工人员大规模向原输出地回流。基于此,本文试图从较深层次分析劳动力回流问题,基于分析模型及工具,剖析劳动力回流的影响因素及效应,力求为相关部门应对劳动力回流问题提供有实际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劳动力回流即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因种种原因重新回到流出地的现象。我国对于劳动力回流的研究起步较晚,初期较多是针对劳动力流出问题的研究。而2008年经济危机再次把我们的目光聚集到劳动力回流这个论题上来。学界对于劳动力回流的研究,大多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本文试图基于一些调查数据,以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劳动力流动决策作为因变量,构建较简单的分析模型,对劳动力回流问题进行定量分析。也试图通过不同的视角,即从劳动力自发回流和被动回流两大影响因素着手,对劳动力回流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本文认为劳动力回流主要因素有:劳动力回乡创业、照顾小孩老人、产业转移等自发回流的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危机裁员、技术门槛等被迫回流的影响因素。劳动力由于各种影响因素回流,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同的效应。劳动力回流能缓解城市矛盾、有利于提高农村女性地位、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劳动力回流也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配给不足、导致农村土地人均占有量减少、增加农村本地社区管理的压力等。基于以上定量定性分析,本文认为针对劳动力回流的问题,政府及企业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劳动力回流的弊端减少,优点突现。比如革新劳动力户籍制度、为农民工买社会保险、实现产业创新、增加就业岗位;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积极鼓励回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对于返乡农民工回家务农的,可以通过加大生产补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扶持其发展乡村种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