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决定因素。在中国经济进入增长动能切换,而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又不断增加的内外约束背景下,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稳定、充足的金融资源是创新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已有学者大多从金融发展、银行业竞争以及金融政策等视角验证了金融支持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关于数字金融这一新兴金融模式对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和决定因素。在中国经济进入增长动能切换,而世界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又不断增加的内外约束背景下,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稳定、充足的金融资源是创新活动持续开展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激发微观主体的创新活力。已有学者大多从金融发展、银行业竞争以及金融政策等视角验证了金融支持对企业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关于数字金融这一新兴金融模式对经济行为影响的研究却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缺少对微观主体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形成的新金融模式,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或许对微观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关注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以北大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编制的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指标,选择2011-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从融资约束的视角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进一步地,本文尝试从融资成本和融资可得性两个方面进一步检验数字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促进创新的具体作用渠道。最后,本文基于数字金融的特性,探讨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创新影响的异质性问题。研究发现,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从而促进企业创新。对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融资成本降低和融资可得性增加是数字金融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两个具体途径,进而推动企业创新。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研究结果依然稳健。进一步基于企业异质性分组的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更有利于缓解民营、高科技、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以及位于金融禀赋较低地区企业的融资约束并促进其技术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普惠金融”的特质。此外,本文还发现数字金融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要强于非发明专利,有助于缓解过往存在的企业“创新泡沫”问题,提升我国的创新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从数字金融的角度丰富了金融支持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数字金融的深度发展,以更加科学和有效地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支持。此外,研究结果也对我国利用数字金融这一模式完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建设,有效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融资约束,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具有启示作用。
其他文献
我国资本市场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市场行为的正式制度,拟上市发行的企业需经独立的第三方中介——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共同推介,且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对企业发行所需披露的各项财务和经营数据承担鉴证责任,以提高新股发行市场信息披露质量,缓解投融资活动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目前,我国新股发行体制已经推进至向注册制转化的阶段,在注册制下,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发行
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全面普及,使得信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大众所获取,公众的舆论监督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因此近年来与上市公司相关的丑闻事件被大量地披露出来,例如医药行业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制造业的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银行业的“中行原油宝事件”。这些丑闻事件有的是跟上市公司的产品或服务相关,有的是关于公司内部治理缺陷,但这些丑闻无一例外的都对涉事公司的企业形象造成恶劣的影响,这些上市公司丑闻事件
本文将高管政治关联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目前的研究已从公司财务绩效、治理水平和外部制度环境等方面讨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动机,但从政治资源角度着手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高层梯队理论,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2010年至2017年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及资料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治关联对企业社会责任有正向促进作用,且政治关联的层级越高
提高资本市场的信息效率有助于实体经济更好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上市公司的机构投资者调研信息为背景,本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实地调研可以通过咨询效应来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实地调研越多,企业投资对投资机会的敏感性也越强。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与上市公司管理层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机构投资者将更丰富更专业的私人信息传递到了公司管理层,管理层通过学习这些私人信息来优化投资决策,从而使得投资效率增加
新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教科书》在部分省份使用以来,引发了一线教师和专家的热议与研究。纵观讨论,对《纲要》插图研究现阶段还不够充足,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便是从《纲要》插图的数量、内容特点入手,研究其插图的编排特色,从而试图探究插图对《纲要》教学的重要作用,以及教师在使用插图时应注意的问题。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介绍:第四章对《纲要》插图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做了研究,试图从整本书的角度探
小额贷款公司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我国小额贷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最近10年来,小额贷款公司的规模以几何倍数增长,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助力。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市场变化,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各种困难,如经营成本居高不下,优质客户越来越少,风险资产不断攀升等。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他们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中小企业提供
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如何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环境规制来遏制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进一步恶化、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模式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亟待解决的重大议题。在过去的二十年,世界各国一道,逐步探索出了一套应对环境问题的政策框架,而环境权交易市场正是一项重要的环境治理创新工具。自《京都协议书》首次将市场机制引入至环境政策框架,并将其作为环境治理的全新路径,对传统的政策框架进行了系统性补充和完善。在此背景
“不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认定标准是什么?该问题近年来在司法界和理论界争议不断。《劳动合同法》第40条第2款和《劳动法》第26条第2款没有明确规定,只在《关于若干条文的说明》(劳办发[1994]289号)中作了简单的界定。司法裁判中对于“不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仍然没有给出统一的标准来判断,造成了不同法院裁判依据不一的现象。学界对于该问题的研究虽然有一定的讨论,但可能由于未对实践中存在的各种情况
2010年3月,我国证监会决定开始进行融资融券试点。融资融券实施后,我国证券交易市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之前不能进行卖空交易的市场变成了可以通过融入证券卖空的证券交易市场,从之前不能进行杠杆交易的市场变成了可以进行保证金杠杆交易的证券交易市场。市场交易方式的改变给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融资融券实施十年以来市场的交易状况可以看出,市场对融资融券制度的接纳程度较高,每年年底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量也基
部分家庭由于自有住房的地理位置、房屋朝向、面积等住房特征上的优越性,导致家庭产生了房屋价格将会在短时间内快速上涨的预期,增强了投资信心,从而给家庭带来“财富幻觉”,改变了家庭的投资行为。因此研究家庭拥有住房特征与家庭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家庭避免由住房资产带来的“财富幻觉”,促进家庭合理化投资,同时对抑制住房市场投机行为,引导金融市场的稳健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住房特征为切入点,采用理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