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2分子在Li3N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saisai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Li3N可以大量可逆吸放氢,其吸放氢反应分两步进行,即Li3N+2H2(?) Li2NH+LiH+H2 (?)LiNH2+2LiHLi3N的表面状态对氢化反应影响甚大,特别是吸氢过程的初始时期,因此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H2分子在Li3N(110),Li3N(100)和Li2NH(110)晶面的表面吸附情况。第二章,通过研究H2/Li3N(110)体系的吸附位置、吸附能和电子结构,发现H2分子吸附在N桥位要比吸附在其它位置稳定,此时在Li3N(110)面形成两个—NH基,其吸附能为1.909eV,属于强化学吸附;H2与Li3N(110)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H 1s轨道与N 2s,2p轨道重叠杂化,N与H之间形成共价键;N桥位吸附时H2分子的离解能垒为1.63eV,表明在一定热激活条件下H2分子在Li3N(110)表面会发生离解吸附。N顶位吸附时,优化结束后形成—NH2基,但吸附能为负值,即该吸附方式不稳定,可见Li3N(110)面与H2反应不易直接生成LiNH2。第三章,通过研究Li3N(100)/H2体系的吸附位置、吸附能和电子结构,发现H2分子在Li3N (100)晶面主要是化学吸附,但也可以发生物理吸附。在表面终止原子为Li和N的Li3N (100)表面,吸附的最稳定结构中H2分子被解离,最终H原子分别趋于两个N原子的顶位,形成两个–NH基,吸附能为5.157 eV,属于强化学吸附;此时H2分子与Li3N(100)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源于H 1s轨道与Li3N表层N原子的2s,2p轨道重叠杂化的贡献,且N—H键为共价键。在表面终止原子为Li的Li3N (100)表面,吸附的最稳定结构中H2分子也被解离,H原子趋于穴位,吸附能为2.464 eV,也属于强化学吸附;此时Li和H之间为较强的离子键相互作用。第四章,通过研究Li2NH(110)/H2体系的吸附位置、吸附能和电子结构,发现H2分子吸附在Li长桥位时会发生解离,在Li2NH(110)面形成了-NH2基,其吸附能为1.178eV,属于强化学吸附,此时吸附最稳定。此时,-NH2基中的H原子与Li2NH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源于H 1s轨道与Li2NH表层N原子的2s,2p轨道重叠杂化的贡献,且N—H键为共价键;另一个H原子与Li2NH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是与Li之间的离子键作用。H2分子的解离能垒为1.31eV,表明在一定热激活条件下H2分子在Li2NH(110)表面会发生解离吸附。N顶位吸附时,优化结束后形成NH3,但吸附能为负值,即该吸附方式不稳定,可见Li2NH(110)面与H2反应不易直接生成NH3
其他文献
高锰酸钾是液相化学发光反应中应用最广泛的氧化剂之一。它可以在酸性、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氧化不同的物质产生化学发光。在高锰酸钾的还原过程中,常常伴随着Mn(Ⅵ)、Mn(Ⅳ)以
本研究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S掺杂改性的S-TiO2、La掺杂改性的La-TiO2和La/S共掺杂改性的La/S-TiO2,对制备的掺杂改性的样品进行XRD、UV-vis、FTIR表征分析。以活性碳纤
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制约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半导体光催化技术能直接利用太阳能降解有机污染物或者分解水获得氢能,有望成为解决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半导体光催化技
燃料电池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于驱动汽车和作为小型能源设施的市场前景巨大,其中的氢源系统研发是技术瓶颈之一,氢源系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小型化。一氧化碳优先氧化
CH4/CO2重整反应是碳一化学中重要课题之一,对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积碳问题一直影响着CH4/CO2重整反应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制
首先采用柠檬酸-EDTA络合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Co(1-x)FexO3(x=0, 0.15, 0.3, 0.45)系列催化剂,该方法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13-15 m2/g)和单一的钙钛矿物相结构。对B位掺
发酵食品是人类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其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代谢及其活性,对于充分探索微生物资源、促进发酵食品的质量具有深远意义。目前,随着后基因组学时代的到
长碳链甘油二酯是一类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油脂。传统甘油二酯生产方法反应条件苛刻,甘油二酯选择性低。超临界条件下的酶催化反应具有反应速度快、选择性高、产物易于分离纯
悬浮体系纳米TiO2光催化剂具有比表面积大,催化活性高的特点而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光催化剂,但存在着催化剂与催化体系的分离难题。为此,将TiO2负载在空心玻璃球、沸石、活性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在享受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这对当前人们以及后代子孙的生活和身体健康非常不利,由此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应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