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夹杂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媒体世界里,我们必须让年轻人学会面对各种文本、学会生存。”,面对汪洋如海的电视、电影等媒介信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2年向全社会发出警告,一方面意在表达对信息泛滥这一现象的不满,同时意在强调提升青少年媒介识读能力已刻不容缓,学校必须将其视为未来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媒介素养教育顺势而为,以拯救者的形象出现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之中。目前,它已成为各国以及国内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课程。而在媒介素养教育与各学科的整合过程中,语文学科因其独特的学科性质成为渗透媒介素养、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主要载体。经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中已逐渐形成了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增加媒介识读与媒介制作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鉴于媒介素养教育所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语文阅读教学为突破口,试图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媒介素养。本研究一方面对以往研究成果、相关概念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在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同时进行本土化思考,试图探究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为一线教学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方法。具体来看,本研究共分四部分:第1章主要论述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现状、理论依据并对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具体、深入的阐述;第2章和第3章分别从语文学科及阅读教学两个层面论述了语文阅读教学与媒介素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借鉴国内外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媒介素养”的部分规定,在此基础上解读蕴涵其中的共性特征;第4章着眼于实践,阐述并分析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路径和方法,其中在对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探究的过程中认为符号分析法、提问法的运用较普遍,是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并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一般途径。目前,国内对语文学科与媒介素养教育之关系的论述虽然不在少数,但就阅读教学与媒介素养教育之关系的研究却为数不多,关于具体的实施路径、教学方法则更是严重不足。本文以此为落脚点,将媒介素养视为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向,重点探讨具体可行的实践方法,研究的不足之处肯定难免,但希望能够对今后该方向的研究及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