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理层收购在我国实施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我国对其的监管历经了放任、收紧、放松三个阶段。随着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推进,一个全流通资本市场逐渐形成。过去被二元制股权结构扭曲了的MBO激励机制,由于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利益的趋同、非流通股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可能得到纠正。管理层主导下不涉及国有股权转让的MBO的出现,也扩充与丰富了我国过去政府主导下的MBO。资本市场的良性转化,暗示需要重新审视全流通背景中不同动因下管理层收购的激励效应。本文采用了多案例的比较研究法,综合运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即纵向比较以发现全流通下的MBO是否具有激励效应,横向比较以分析不同动因下MBO激励效应的异同。在统计了 2011年以来A股市场发生的管理层收购的基础上,筛选出浙江富润与双鹭药业两家政府主导与管理层主导下的MBO,并将激励效应拆分为经营效应、股东财富效应、利益输送效应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本文最后发现浙江富润与双鹭药业MBO后都未出现大肆举债等激进的扩张行为,甚至还有意识地去杠杆,保持了稳健的经营模式。但是浙江富润的经营情况在MBO后有恶化趋势,而MBO对双鹭药业经营具有正效应。双鹭药业经营的改善为MBO路径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路,即在管理层完成收购后建立制衡的股权结构,以实现对管理层的充分激励及有效约束,还可减少倒卖国资的机会。虽然股权全流通一定程度上纠正了 MBO过去被扭曲的激励效应,但与之相适应的资本市场环境还存在种种阻碍制约了 MBO的价值传导,要想真正打破制约管理层收购价值传导的桎梏,创造适宜的资本市场配套环境才是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