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平台发展起来的多种形态公益模式通过信息沟通、问责有方、实时监控等方面弥补了传统公益多方的不足,公益活动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和方式进行有效传播,互联网公益正在悄然改变中国的慈善模式、普通人的参与方式,从之前更多倾向于政府主导的、大灾之后的应急慈善,变成日常化、社交化慈善。互联网公益正变得越来越“轻”,门槛更低、形式更轻松、心态更放松,但同时,公益与商业经营、娱乐的边界也逐渐模糊,多起诈捐案、信息泄露、监管缺失、公信力不足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迫切需要更高程度地完善和规范。本论文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公益众筹,对民政部授权的13家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筹款能力、年限、参与人数三个方面系统对平台、类型、项目、用户四个角度进行系统阐述,从而得出我国公益众筹社交方向发展的必要性。首先,因缺少社交属性导致传统公益平台在发展过程中存有一定的弊端,使得传统公益无法像互联网公益一般发展迅猛。其次,公共空间中的私人情绪表达以及公益众筹的商业属性助力纯粹性发展,使得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如公益数据更新一般地飞速发展,公益众筹紧紧抓住新时期的社交发展机遇,让整个互联网公益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从社交角度展开对互联网公益众筹的研究,需要对具体案例进行具体分析,本文在论文安排上,从社交公益众筹内涵、方向、传播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选取腾讯公益、淘宝公益、微公益以及相关社交属性案例作为研究样本,从项目类型、传播渠道、监管方式、具体运作流程、公益案例比较建构研究类目,在此基础上对公益众筹基于社交角度进行内容分析,肯定社交理念的引入对于传统公益慈善的影响等,同时指出因社交属性引起的发展困境、问题和负面反馈,对传播监管环境、传播渠道、传播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得出公益众筹在社交领域的发展和创新。除此之外,社交因子的引入,使得互联网公益众筹平台暴露了一些固有弊端,如:社交身份的模糊不确定性导致公益信息真假难辨;公益项目准确度和真实性难以保证,审核流程无法保证完全透明;无法掌握互联网用户的真实公益选择和践行态度等。新手段的兴起和新理念的引入,对于传统公益和互联网公益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借力社交关系,使得公益众筹迈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弊端无法完全避免,却能够在发展中总结问题得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为互联网公益众筹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和创新。用户在其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价值判断能力和识别能力,妥善选择,不盲目不顺从。最后,对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在不影响公益众筹社交属性积极作用发挥的同时将其弊端逐渐淡化的方法,从用户、行业和国家三个层面分别提出可行性建议,为公益众筹更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