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政治口号的提出反映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对于政党类型的选择和未来政制建设的思考。武昌起义后,新的国家政权中应当采用何种政党类型,开展怎样的政制建设成为了当时各方政治势力争论的焦点。本文力图以“革命军起,革命党消”口号为切入点,透视这一口号背后所反映出的民初中国政党类型和政制建设的方向转变。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军起党消”的口号事实上推动了政党类型由革命型政党向议会型政党的转型,为民初时期竞争性政党体制和民主政制的建设开辟了道路。而随着民主转型的尝试归于破灭,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将革命未能成功的责任归咎于“军起党消”的消极影响而对其加以批判,并重新组建革命型政党,复归革命道路。这反映了民初政党和政制建设的方向选择逐渐由竞争性政党体制与民主政制建设向非竞争性政党体制与党国体制建设进行转变,而这一转变体现了革命型政党在民初时期的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认为,在民初时期,议会型政党无力承担国家政治建设的重任。国家只能采取革命型政党的形式,选择以革命党为核心与中坚,开展以党建国、以党治国的党国体制设计和非竞争性政党制度的政治建设,对于后来中国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本文的逻辑线索是:首先探讨了“军起党消”的政治观念,着重分析其生成的思想背景。清末民初时期,各政治团体基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态度产生了“革命党”和“政党”两种政党类型选择的争论。为了解决政党类型选择上的问题,章太炎提出了“军起党消”的口号,改组革命型政党为议会型政党参与国家政治建设。其次,从“军起党消”口号的政治逻辑和行动逻辑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在政治上,要求尽快由政治革命向政治建设过渡,实行包容多元、各党竞逐政权的竞争性政党体制,发展政党政治;在行动上,通过组织层面的议会型政党的组建和制度层面的宪法性文件、议会制度以及选举制度的制定来进行政党政治和民主政制建设的具体实践,但最终归于失败。再次,论述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对于“军起党消”的批判,分析其批判的理由、方式与影响:“军起党消”造成了革命党的人员分化和力量削弱,所以要进行批判;主要从思想理论与政治实践两种方式展开批判;对于“军起党消”的批判实际上是对议会型政党和政党政治的否定,并推动和促进了中国社会对于革命道路和话语体系的认可与支持。最后,本文总结了“军起党消”及其批判的政治后果。“军起党消”口号的提出推动了革命党改组为议会党的进程,反映了当时中国对于政治稳定和政治建设的憧憬和期待。但在民主政制建设的实践破灭之后,人们开始反思议会型政党是否能够带领中国走出危局,政党政治和民主政制是否能够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对于“军起党消”的批判则反映出中国最终选择了革命道路,并认识到了革命党的组织建设对于革命成功的重要性。革命党不仅不能消去,还要“作为整体意义上的政党”,代表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来执掌政权,建立现代国家和政治制度。最终在革命党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走上了以党建国、以党治国的党治国家的政制建设道路,党治体制逐渐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