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其自身实力薄弱、信用评级低,再加上自2010年来银行信贷紧缩,使得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供应链金融正是有效解决供应链上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它从整条供应链的运营情况和真实交易对融资企业进行评估,为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供应链金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正成为银行互相竞争的新领域。但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由于在融资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使银行而临较大的信用风险,造成银行损失。因此,对于供应链金融融资业务开展中,为能有效规避信用风险而进行信用征集机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研究意义。
本文基于银行视角,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为出发点,在第二章研究了供应链金融的内涵、融资模式,并对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融通仓和保兑仓模式存在的信用风险点进行分析,并将三种融资模式归纳为两类主要的信用风险,为后文研究做下铺垫。
本文第三、四章基于第二章分析的两类信用风险,从银行建立信用征集机制角度对规避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信用风险进行研究。由于应收账款模式的参与方主要是银行和企业两方,其中的信用风险主要是企业提供虚假信息骗贷、故意赖账;而融通仓和保兑仓模式中,银行、融资企业与物流企业三方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融资企业有可能和物流企业串谋,提供虚假信息来欺诈银行,造成银行信用风险,因此本文将三种融资模式抽象成银行一企业两方以及银行一融资企业一物流企业三方的博弈行为,构建了博弈模型,并通过Matlab软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定量分析了银行应该采取的检查概率和对不诚信企业的惩罚率。其中,对于银行与企业两方博弈行为的研究发现,银行应设置合理的检查概率以及对不诚信企业进行适当的违约惩罚,能较好约束融资企业的不良行为;对于银行、融资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博弈行为发现,银行也应设置合理的检查概率、合理的违约惩罚以及将一定比例的违约金作为对诚信企业的奖励来激励诚信行为和约束失信行为。
本文第五章在前述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研究之后,对完善我国信用征集体系提出了一定的对策和建议,认为我国还应构建供应链金融信用征集体系、建立征信平台和构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来完善信用征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