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五期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由126.59万kW增长到4228.7万kW,年均增速超过100%;2010年的新增、累积装机量均跃居世界第一,其中新增装机占世界2010年新增总装机容量的46.1%。在迅速扩张项目的同时,如何选择合适的优质投资机会实现盈利,成为风电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2009年8月1日之后,国家将全国分为四个风电电价区,使投资企业的预期收益更明确。在此背景下,提出不同电价区内项目盈利的边界条件对于指导企业避免盲目投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工作:(1)提出了影响风电项目收益的主要因素,即满发小时数、单位千瓦投资、机组价格和长期贷款利率;(2)系统分析了中国120个实际运营的风电项目可研报告的数据,找出了这些因素对风电项目收益的影响程度;(3)建立了风电项目技术经济计算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定量测算出了四个电价区内主要影响因素对风电项目收益的影响程度,从而找出了风电项目实现盈利的边界条件。主要结论:Ⅰ类电价区的资源虽然最好,但也不是所有投资项目的收益都很好。要想风电项目资本金收益在8%以上,Ⅰ类电价区满发小时数须在2200h以上,Ⅱ类电价区满发小时数须在2100h以上,Ⅲ类电价区满发小时数要在1900h以上,Ⅳ类电价区的满发小时数须在1800h以上。对于资源较好的Ⅰ、Ⅱ类电价区,为了获得较好的收益,需要重点从投资上控制;对于资源相对较差的Ⅲ、Ⅳ类电价区,由于对投资相对不敏感,而对发电量的敏感度较大,应从提高发电量角度着手,提高项目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