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中Ki-67(细胞周期标志物)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了解CD44阳性癌干细胞分布的位置、数量、形态及其所处的细胞增殖状态,并观察CD44+/Ki-67-结直肠癌癌干细胞的分布、数量、形态特征,探讨其作为结直肠癌癌干细胞标记物的价值。观察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中的CD44、Ki-67表达情况,CD44+/Ki-67-细胞的特征、数量,并与结直肠癌实体瘤表达情况对比研究,从细胞水平进一步论证CD44+/Ki-67-作为结直肠癌干细胞标志物的价值。方法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等技术,检测10例正常肠粘膜,15例腺瘤,59例结直肠癌标本和人结肠癌细胞系SW620中CD44和Ki-67的表达,定位CD44+/Ki-67癌干细胞,观察、计数并与对应的HE染色切片进行形态学比较,讨论CD44+/Ki-67癌干细胞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CD44、Ki-67及CD44+/Ki-67在正常组织、腺瘤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在正常肠粘膜中,CD44表达阴性,在腺瘤中CD44表达率较低;在癌组织中表达强度和数量不一,CD44阳性细胞数0.01%-32%;阳性细胞主要有两种细胞形态,一种细胞核较大,呈圆形、椭圆形,核仁明显,染色质边聚,呈粗颗粒或泡沫状,胞浆丰富;另一种细胞核较小,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均一,较深染,胞浆稀少,形似淋巴细胞。在正常肠粘膜中Ki-67表达较少,<3%,大多位于肠粘膜隐窝底部的位置,属于修复性细胞。在腺瘤中,表达略有增加,5%左右,表达位置不一,属于增生活跃的细胞,在核分裂富于区,表达率较高;在癌组织中,表达部位、数量和强度不一,Ki-67阳性细胞数1%-70%,平均24.98%;Ki-67阴性细胞数30%-97%,平均75.02%。CD44+/Ki-67-癌干细胞数平均5.82%,此肿瘤细胞细胞核较小,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均一,较深染,胞浆稀少,形似淋巴细胞,主要沿腺管基底侧或共壁腺体的共壁侧分布,呈小灶状表达。2. CD44、Ki-67及CD44+/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CD44在正常肠粘膜和腺瘤中的表达与癌组织的表达相比较,两者存在差异(P<0.05);Ki-67在正常肠粘膜和癌组织的表达,两者存在差异(P<0.01);在腺瘤和癌组织中表达,两者存在差异(P<0.05);在腺瘤和正常肠粘膜间的表达,两者差异不明显(P>0.05)。在结直肠癌中CD44+/Ki-67-癌干细胞,与淋巴结转移、癌组织浸润深度及Duck分期有关(P<0.05),并呈正相关。3.CD44与Ki-67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Ki-67的细胞中,CD44+的细胞占67%,CD44-的细胞占33%,两者具有差异(P<0.05)。结直肠癌CD44阳性癌干细胞大多处于静止期或GO期,少部分处在细胞增殖的G1、S、G2、M期。4. CD44、Ki-67在SW620结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在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中,CD44阳性平均7.56%,Ki-67阳性平均91.94%,Ki-67阴性平均8.06%,CD44+/Ki-67癌干细胞平均5.68%。SW620培养细胞主要包括纤维母细胞样(双极)细胞,细胞核椭圆形,胞突尖细;类圆形细胞和单极细胞,细胞核圆形淡染,有1-2个核仁和少量的瘤巨细胞,CD44+/Ki-67-癌干细胞主要表达在小圆细胞和单极细胞,其它细胞表达甚少。结论1.结直肠癌中,CD44+/Ki-67肿瘤细胞大多沿腺管基底侧或共壁腺体的共壁侧分布,呈小灶状表达,该肿瘤细胞细胞核较小,圆形或椭圆形,染色质均一,较深染,胞浆稀少,形似淋巴细胞。2.结直肠癌中,多数CD44+癌干细胞处于GO期,少数CD44+肿瘤细胞处于G1、S、G2、M期。3.人结直肠癌细胞系SW620中,CD44+/Ki-67-癌干细胞从形态特征、数量等方面与实体瘤基本相似。4.CD44+/Ki-67-免疫表型是结直肠癌癌干细胞有价值的标志物,可作为预测复发转移和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