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国家战略要求,科普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E-Learning方式是当下开展科普教育较为高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以天文科普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教育原理,构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科普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该模式的有效性,为科普教育提供一种可参考的途径。结合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行动、对照组实验等多种方法,笔者对本课题开展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是国家战略要求,科普教育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化,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E-Learning方式是当下开展科普教育较为高效的方法之一。本研究以天文科普为切入点,结合相关教育原理,构建了一种基于网络的科普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该模式的有效性,为科普教育提供一种可参考的途径。结合文献调研、问卷调查、访谈、行动、对照组实验等多种方法,笔者对本课题开展了近2年的研究,主要获得了以下成果:(1)对网络教学模式和天文科普教育现状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并梳理了本研究所涉及的关键概念和相关教育理论。(2)对本地的网络天文科普现状进行了调研,并通过现状与需求分析确定了本研究开展的天文科普的教学目标。(3)基于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参考现有教学模式研究成果,构建了应用于网络天文科普的“三阶段”教学模式,并进一步明确了各阶段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与任务。(4)参照“三阶段”教学模式,设计了对照组实验,以8年级的学生为对象开展了教学实践。(5)梳理并重新编制了教学评价工具,结合问卷调研和访谈法,从知识、态度、能力等多个维度对教学实践成效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本次教学对学生的天文知识水平和天文学习态度两方面均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6)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一些网络科普教育的策略建议,为从事科普教学的教师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追求“好的写作”逐渐成为英语教学的一大主要任务。因此,如何评价其写作质量变得尤其重要。而受传统英语写作教学的影响,教师很少关注课后英语写作任务质量的评价对学生写作提升所带来的巨大意义,导致课后英语写作任务质量的评价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传统的写作任务评价以教师为主导。另一方面,教师给予的反馈不够全面、具体和客观。量规作为一种写作评价工具,近二十年来受到了教育者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前人对量规在写作质
<正>近来,人们发现在水泥中加入微量CH2:CHSi(OEt)3(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简称VTES)后,它的水泥凝胶产物的重均分子量和数均分子量都增加,固化后的结构强度也增加了.
衔接是书面语篇的重要语言特征,也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维度。《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高中生要学会运用衔接手段实现文本的衔接与连贯。与此同时,不同语言水平的高中生在使用衔接手段的过程中可能会呈现差异。因此,厘清衔接手段使用和写作成绩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语言水平高中生运用衔接手段和偏误的情况,测绘高中生使用衔接手段的态度和意识,并基于此开展针对性教学,对提升学生写作
写作是学生内部思维的输出,也是思维结构和知识构建能力的具体反应;高中阶段是二语习得和基础语言教学的关键期。有效的英语写作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也有助于学生巩固英语基础知识,培养自主加工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然而,目前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情况并不乐观,学生往往不愿意写作,写作能力提升缓慢,写作表现不佳。随着课堂设计理念的创新和发展,利用和整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创设一套新教学模式来
<正> 这些硅烷偶联剂都含有一个稳定的芳香环和一个能和树脂反应的官能团。 b、过氧化物型硅烷偶联剂这一类偶联剂的特点为偶联作用的获得是通过热裂解,而不是通过水解。偶联作用随着过氧基数目的增加而增大,引入不饱和键可以提高处理效果。
2012年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随之与海洋相关的研究引起更多关注。2017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首次提出了“加强海洋权益教育”的要求。海洋史记录了人海关系的历史变迁,是历史的重要组成,海洋史内容在新教材中也有相当的比例。但通过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当前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于海洋史教学的意识不强,对于海洋史内容的重视不足;学生对于海洋史的概念和范畴不太明晰,对于海洋史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强调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联系,将不同形式、功能各异的地理信息技术引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进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课标中多次强调教师可以借助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地理教学的互动性[1],这说明地理信息技术是地理交互式教学的优质载体。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地理信息技术已在一定程度上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但呈现出形式少和深度
研学旅行是一种新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式,是研究性学习和校外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2016年12月,教育部明确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在国家政策和新课标的推动下,各省市教育部门采取有力措施,推进研学旅行课程的快速发展。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尤其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为研学旅行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随着经济、科技、社会生活的迅猛发展,新时代对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历史课程的重要目标,学习科技史内容是增强学生科学技术意识、涵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兼通文理、以应时需的综合性人才的可行之道。对高中科技史内容教与学现状进行调查,可以发现:教学方面,部分教师缺乏理科知识从而淡化科技内涵的讲解,教学方法单一从而未能激发学生学习
良渚文化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圣地,良渚博物院文化圈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和自由开放的学习环境,博物场馆资源运用于高中地理教学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及优势互补,提供情境化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丰富高中地理课程体系以及构建馆校教育生态系统。本研究通过调研分析了教师馆校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态度与良渚博物院文化圈教育项目开发与实施现状,围绕馆校合作资源利用不充分、课程体系不完善以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