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龙果是集营养、经济、生态于一体的新型水果,但目前世界范围内收集保存的种质资源很少,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工作较为落后,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火龙果抗逆性强,但其抗逆机制研究较少,特别在耐盐方面更是少有研究。本研究对中国部分地区的火龙果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和综合性评价,并对红肉火龙果的盐胁迫响应基因进行了挖掘和初步分析,为火龙果种质资源评价提供帮助并为火龙果耐盐机制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遗传资源。获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收集和保存了72份火龙果种质资源,并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其中的71份种质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种质间的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相似系数在0.927-0.963之间。对其中的55份种质进行抗逆性评价,初步筛选出了7份长势、抗病性及耐旱性表现都比较好的种质,分别为红果(H2)、黑果(H5)、台农3号(H22)、双色果(H24)、红肉(H38)、红果(H40)及软枝大红火龙果(H44)。 2、优化了火龙果DNA提取方法。该方法具有低成本、低毒的特点,可以从火龙果老茎、嫩茎中提取不含粘性物质的DNA,提取的DNA能够满足酶切、ISSR扩增等实验要求。该方法有3个比较关键的步骤,一:取材时只取火龙果茎的最外部分组织;二:样品研磨后,多次洗涤去掉粘性物质,再进行萃取;三:使用酚/氯仿/异戊醇(25∶24∶1)萃取。 3、组装了红肉火龙果幼根转录组,并对其盐胁迫响应转录组进行了差显分析。幼根中共获得了73589个转录本,最长转录本为22390bp,最短转录本为200bp,平均长度为1308bp。对三个不同盐处理时间段的差异表达基因(DEG)进行分析共获得2624个DEGs,它们间共同上调表达的有261个DEGs、共同下调表达的有61个DEGs。这些DEGs主要参与了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糖酵解/糖异生途径和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过程。进一步从DEGs中筛选了7个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它们分别编码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Contig25524)、茎特异表达蛋白(Contig57906、天冬氨酸转氨酶(Contig44278)、磷酸甘油酸激酶(Contig29387)、醇脱氢酶(Contig46534)、乙烯应答转录因子(Contig26610)和甜菜碱醛脱氢酶(Contig5479)。构建了这7个基因超表达载体并转到了拟南芥中,已获得T1代阳性转基因植株。 总的来说,本研究收集了中国不同地区的72份火龙果种质资源,它们间的遗传多样性不高,从中初步筛选出了7份长势、抗病性及耐旱性都表现比较好的种质,为今后开展火龙果育种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对红肉火龙果根盐胁迫响应基因进行了挖掘,获得2624个DEGs,为解析火龙果盐胁迫响应机制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