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基光学相控阵的大角度二维光束扫描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控阵是通过对每个阵元进行相位调节,实现波束偏转的阵列系统。光学相控阵工作于光学频段,相较于传统的机械控式光束扫描技术,它具有响应速度较快、分辨率高、指向性好等优点。随着光子集成技术、特别是能够兼容CMOS工艺的硅基光子学技术不断发展,硅基光学相控阵成为实现芯片式光束扫描装置的有效解决方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本文首先对光学相控阵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调研,并讨论了目前技术方案存在的问题。目前硅基光学相控阵实现二维光束扫描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单波长光源方案,在两个方向均使用相位调制。单波长方案要求集成度较高的二维阵元,以得到较好的性能,因此工艺要求高、相调能耗高、控制电路复杂。另一种是采用可调光源,在一个方向使用相位调制,另一方向使用波长调制。可调光源方案的光源价格高,而且波长调节范围有限,实现的光束扫描范围较小,限制了硅基光学相控阵的应用。  其次,本文介绍了光学相控阵的原理和仿真算法:分析了平板波导的导模原理和光栅耦合的基本理论,讨论了波导光栅需满足的相位匹配条件和衍射方程,为波导光栅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对光学相控阵的物理模型和理论进行讨论与阐述,推导出了相控阵实现偏转所遵循的相位控制的规律;同时对本文仿真设计所采用的主要算法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进行了研究,为后面的仿真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随后,本文研究了硅基的光学相控阵,提出一种结合相位控制和不同周期光栅发射器的点阵扫描法,实现了大角度的二维光束扫描。文中给出了光学相控阵整体的设计方案,并对方案中用到的波导、光栅天线、光学分束器、光路选通器等具体器件进行了设计与优化。设计了脊波导的结构,并在脊波导上进行刻蚀得到光栅,得到了光束宽度为5°,耦合效率为0.48的设计结果;设计了基于多模干涉耦合器的光路分束器和选通器等器件,得到了传输效率高,尺寸较小、易于集成的设计结果。  最后,本文详细介绍了实现大范围二维光束扫描的点阵扫描法,并通过密度加权,对相控阵进行优化,得到二维的光束扫描结果,并将得到的结果与已经报道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本方案仅使用单波长的光源即可实现120°×100°的扫描范围和超过16×400个可分辨点。此光束扫描装置在使用时,同一时刻仅需要一部分有源器件工作,大幅降低了相调所需的电能耗。本文提出的点阵扫描法,为实现大扫描范围、低成本和低功耗的二维光束扫描装置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如智能移动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对性能、功耗、成本的要求严格的领域,极大的提升了硅基光学相控阵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太阳辐射是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生存具有深刻的影响。为了自身的长久和可持续发展,人类很早就开始对太阳辐射进行监测。对太阳辐射进行长期、不间断
一个电荷量的团簇离子,比如Ar+n.当团簇离子与固体材料相互作用时,由于平均每个原子携带的能量(~eV)根据超声膨胀原理,n(10—104)个气体原子可以绝热冷却后凝聚在一起形成团簇
在世界各国,交通标志一直是一个热点研究问题,然而目前对交通标志的研究大多还局限在对标志外观尺寸、颜色搭配以及设施结构、材料等方面,较少有从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的特征
合宁铁路是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最高时速达到250km/h以上的有砟轨道客运专线。引进法国的250km/h有砟轨道混凝土枕高速道岔的铺设直接影响线路能否按设计要求投入运营的关键
随着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的相继建成投产,高速铁路网架构已基本形成,动车组开行省份已达28个。这不仅大大提升了铁路运输品质,也极大地
在空间对地遥感领域中,空间相机作为高效采集地面信息的重要设备,在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应用的深入,各领域对遥感图像对地分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提高空间相机的在轨成像质量成为研究人员所面临的关键课题。在空间相机所处的复杂多变的空间环境中,相机本体多区域温度平稳性和一致性是影响其成像质量的关键因素。温度的波动会降低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还会使CCD器件的光电转换性能变差,影响图像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我国公路路面的主要两大类型之一。在一些交通繁忙的水泥混凝土路段,如何在很短时段内完成破碎板的修复,一直是道路管养部门关注的焦点。   由于普通水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