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是一个鲜活的人类文化的大容器,没有文化,城市就失去了精神维系。城市的景观设计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结合最为紧密地一种创作,作为城市景观的主体——建筑,直接把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对时代潮流的感受以及时代文明和社会风尚的发展水平表达了出来。“建筑是有生命力的,她虽然是凝固的,可在他上面蕴含了人文思想”(贝聿铭)。雄伟壮丽的宫殿、神圣庄严的寺庙、精巧灵动的亭台楼阁、宁静秀丽的山水园林、质朴实用的民居村落,都是随着时间流动而矗立在大地上的空间存在,这些建筑都以独特的象形语言,传达出一个国家、民族、时代、地域的“文化”,她不仅反映了各个时期建筑本身的技术和艺术水平,而且也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成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我们的城市正处于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过程中,城市化的趋势不可阻挡,而城市的形象及其环境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已经被同质化、工具化、理性化。城市景观建设呈现出的是千篇一律的模仿与文化缺失,城市的传统文化特色在后现代主义冲击下已经渐渐褪去。西方文化进入中国的速度大大高于中国文化进入西方的速度。速度说明趋势,这个趋势证明别人的文化正在影响我们,证实今后我们将更容易理解别人,而别人则不容易理解我们。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老房子、老街区、老字号、老街道……这些承载城市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场所已难觅踪影,城市失去了应有的历史记忆,城市中的人们也失去了记忆,象水上的浮萍一样无根无依,这是古老的中华文明面临的一个现实危机。虽然经济的全球化使文化走向趋同,但文化的特征之一就是追求个性,追求独特。这样看来,在一体化的浪潮中,民族文化和个体文化反而应该更加夺目。城市中的历史空间存在的价值及其对未来生活的积极内涵,值得我们汲取和重新审视。因此,我选择城市,选择了当今中国城市的景观建设进行思考,对城市景观文化缺乏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在把握景观设计体现文化特色这一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以历史空间的再度开发和利用为核心,探讨了历史建筑的再生利用与城市景观建设内在的关系,力图提出城市景观建设在当代社会需求下发展的新思路,以应对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文化冲击问题。人们在付出惨重的代价后,终于明白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开始做还林还绿的工程。相当多的人对于保护良好的文化生态依然没有给予足够的认识,仍在重复一边建设一边破坏的蠢事。自然的绿色是人类生存的条件,而文化的绿色是中华民族精神延续的基因,历史文化生态一旦破就无从恢复。历史建筑保护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利用其资源,更好地为当代或未来的多样化社会服务。从根本上讲,保护就是为了利用。在很多情况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然要求历史建筑多形式的利用开发。相对福尔马林式的冻结保存或拆除这两种极端的方式,再生利用提出了另一种可行的保护方式。在历史建筑保存与城市建设可能的矛盾建立了相容并存的可行性,不仅维系了城市历史意象的连续性,而且将历史建筑再次融入到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日常经济文化生活中。让历史自然地出现在正常生态之中,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完好的建筑景观延续到今天,